在“雙碳”目標提出后,我國
綠色金融的發展備受關注。
我國既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產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費國,
碳排放總量巨大,實現綠色轉型任重道遠。
近日,在“2022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
論壇”上,清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金融系主任何平圍繞“雙碳”目標下的綠色金融發展問題時表示,綠色金融是實現雙碳目標的“市場化手段”。
健全機制
所謂綠色金融,是指為支持環境改善、應對氣候變化和資源節約高效利用的經濟活動,即對環保、節能、
清潔能源、綠色交通、
綠色建筑等領域的項目投融資、項目運營、風險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務。
綠色金融有兩層含義:一是金融業如何促進環保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另一個是指金融業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前者指出,“綠色金融”的作用主要是引導資金流向節約資源技術開發和生態環境保護產業,引導企業生產注重綠色環保,引導消費者形成綠色消費理念;后者則明確金融業要保持可持續發展,避免注重短期利益的過度投機行為。
與傳統金融相比,綠色金融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它更強調人類社會的生存環境利益,它將對環境保護和對資源的有效利用程度作為計量其活動成效的標準之一,通過自身活動引導各經濟主體注重自然生態平衡。它講求金融活動與環境保護、生態平衡的協調發展,最終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何平指出,綠色金融是實現雙碳目標的“市場化手段”。把“市場化手段”加了個引號,是因為如果從嚴格市場化的定義來看,目前綠色金融產品,包括綠色貸款、
綠色債券等都屬于準金融產品,其定價不是市場化的。實現市場化定價是我們未來綠色金融市場最需要改進、提升的地方。
何平稱,綠色金融產品的
價格取決于其相關標的可能給企業帶來的利潤上的差別或者違約率上的差別,但現在綠色金融產品都不屬此列,所以屬于準金融產品,目前的綠色貸款和綠色債券都沒有逃離行政化定價。
“要實現市場化的綠色金融需要建立統一的
碳市場。”在何平看來,所有跟碳相關的指標都需要統一定價,比如采用綠色排放技術的企業,因為減排獲得的收益要直接反映在融資成本上,進而影響其使用的金融服務和產品的價格。
鼓勵創新
我國是宣傳倡導綠色金融理念的先行者。明確標準,才能讓市場主體準確把握“綠色”的涵義,這是綠色金融規范發展的前提,更是確保規則“引導綠”而非“統計綠”的關鍵。
2018年,央行牽頭成立全國金融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綠色金融標準工作組,按照“國內統一、國際接軌、清晰可執行”的原則,推動綠色金融標準體系建設。
2021年,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原則,央行創設推出兩個新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鼓勵社會資金更多投向綠色低碳領域。一個是
碳減排支持工具,以穩步有序、精準直達方式,支持清潔能源、節能環保、
碳減排技術三個重點減碳領域的發展,撬動更多社會資金促進碳減排。另一個是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支持煤的大規模清潔生產、清潔燃燒技術運用等七個領域。
截至2022年3月,央行通過兩個工具分別支持金融機構發放貸款2308億元、134億元,其中碳減排貸款帶動年度碳減排4786萬噸二氧化碳當量。
在談及建立
碳匯和碳排放權之間關聯時,何平表示,建立
碳匯和碳排放權的相關性可以在激勵減排的同時激勵固碳,碳排放權價格越高就會激勵減排,碳匯價格越高就會激勵固碳,因此
碳中和必須雙管齊下,所以需要建立碳匯和碳排放權之間的關聯十分重要。
如何建立碳排放權和碳匯之間的價格關聯?何平認為,需要建立完整的碳排放交易核算制度,需要把碳排放權在碳的生產者,以及林業的生產者、種植者之間進行科學分配,或者確定碳匯和碳排放權的轉換比例,平衡整個社會固碳和排放的發展趨勢和生產激勵。
此外,一季度金融數據超預期,M2的增長也引發何平的關注。他對《華夏時報》等記者表示,M2增速超預期體現了近段時間以來比較寬松的貨幣政策導向,“但是否會給通脹帶來一定壓力,也取決于實體經濟和金融體系的運行狀況。”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