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5年底,全國
節能服務公司產業規模已經超過5000余家,其中產值超過10億元的只有6家,超過5億元產值的僅有18家,產業整體小而散特征明顯,嚴重阻礙良性發展
我國
綠色金融的發展才剛剛起步,未來的發展空間巨大。《證券日報》記者22日從央行獲悉,6月21日,二十國集團(G20)
綠色金融研究小組第四次
會議在廈門舉行。
會議討論并原則通過了《G20綠色金融綜合報告》。本月舉行的G20廈門財政與央行副手會將討論《G20綠色金融綜合報告》。此后,研究小組將進一步完善綜合報告,并提交7月成都G20財長與央行行長會議討論。
據悉,作為今年G20峰會的主席國,中國倡導成立G20綠色金融研究小組。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國際金融研究所副總經理宗良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中國對綠色經濟的大力提倡除了一方面是因為發展綠色經濟是國際趨勢,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這是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發展的必然選擇。這里面,金融的大力支持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所謂“綠色金融”是指金融部門把環境保護作為一項基本政策,在投融資決策中考慮潛在的環境影響。“綠色金融”的作用主要是引導資金流向節約資源技術開發和生態環境保護的產業,引導企業的生產注重綠色環保。
發展綠色
低碳經濟所需的資金除了政策的支持外,更需要通過金融手段來撬動,而行業環境信息的不透明和不對等,將直接影響金融投資綠色低碳產業。
調研結果顯示,截至2015年底,全國節能服務公司產業規模已經超過5000余家,其中產值超過10億元的只有6家,超過5億元產值的僅有18家,產業整體小而散特征明顯,嚴重阻礙良性發展。
對此,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長王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由于我國的綠色經濟和綠色概念才剛剛起步,還處于方興未艾的階段,市場也有一個從剛剛認識到逐漸深入的過程,因此,上述數據表明當前環保產業發展仍然存在短板,整個環保產業的發展空間巨大。
在提倡綠色經濟的同時,我國也提出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政策措施,不少互聯網創業企業正將視角投向“低碳經濟”,他們成為構建“綠色中國”生力軍的同時,也為地方政府發展綠色經濟帶來了新的亮色。
浙江碳銀互聯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碳銀”)作為全國首家以互聯網
平臺為依托、以創新金融服務為核心業態的低碳產業綜合服務商,通過整合低碳節能環保行業的優勢資源,開展專業系統的金融投資、節能改造、產業升級、
碳資產管理等服務,致力于為低碳產業上下游企業提供一攬子解決方案,助力地方政府創新金融體系、培育低碳產業、實現綠色發展。
“碳銀所提供的服務有助于解決環保行業發展的痛點。”王軍認為。
宗良也認為,碳銀為環保產業提供一攬子的服務,有利于整個產業的發展和壯大。“綠色經濟、環保產業是我國經濟轉型發展的亮點之一。”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認為,“發展綠色產業需要大量的資金,根據測算,綠色產業在今后5年內每年需投入約3%的GDP,也就是年均兩萬億元以上。在全部綠色投資中,政府出資占比約為10%至15%,社會資本比重將占到85%至90%。”
宗良認為,綠色金融的支持需要政府出具一定的引導資金,并以此來撬動社會資金來扶持環保產業的發展。
今年3月公布的《十三五規劃》提出,建立綠色金融下體系,發展綠色信貸、
綠色債券,設立綠色發展基金。加快構建綠色供應鏈產業體系。
央行最新公布的《中國人民銀行年報2015》指出,將積極擴大綠色金融債券發行規模、切實降低綠色金融債券籌資成本,進一步發揮好綠色金融債券在加快國內綠色金融發展、推動經濟向綠色低碳轉型升級中的作用。
對此,宗良認為,綠色債券的快速發展、綠色信貸等金融工具對信貸結構的優化等,有助于盤活存量,并使得新增的資金與產業更好地結合起來,同時,加上碳銀類似的低碳產業綜合服務商所提供的服務,都能促進綠色低碳產業的發展。
“2016年是中國經濟結構從高碳向低碳轉換的第一年,雖然早在上世紀90年中國就有
合同能源管理機制,但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變化,市場更多的需要金融手段的創新和支持,碳銀通過創新綠色金融,打破綠色產業投資信息不對稱問題,為綠色金融投融資提供風險管理解決方案,讓綠色金融投資無障礙將真正解決綠色項目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碳銀創始人、CEO俞兆洪表示。
碳銀致力于匯聚產業中優秀的服務商、設備商、
專家資源等于一體,擁有區域合作、產業運營、資產管理、項目管理四個業務中心,四個中心融合互通、相輔相成,并通過四大能力為綠色環保產業核心障礙提供解決方案。
在金融創新方面,“碳銀網”依托線上平臺及線下支持體系,搭建低碳產業實業、綠色金融投資、生產性服務跨界整合的綜合性服務平臺,將業務流程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和互聯網技術結合,高效整合并優化產業鏈上各個環節社會資源,在新商業模式基礎上建立新的金融信用及金融風險管理,投資風險管理評價模式和管控模式,并在此基礎上進行金融創新,投資管理創新,項目管理創新,收益分配創新,在培育和支持低碳產業的生產性服務業獲得突破發展。
在低碳產業資源集成方面,截至2016年5月,已有EMC(合同能源管理)服務企業3376家、設備商587家、專家65位入駐碳銀網;公司目前在綠色照明、
綠色建筑、電機系統、
新能源、余熱余壓回收等節能領域已有一整套的技術解決方案及節能
案例,其市場反響、成效顯著,為中國低碳經濟發展樹立了新模式。
在綠色項目管理方面,“碳銀網”項目管理系統能幫助企業有效地管理項目層及活動層收入和成本的預算,并實時跟蹤和匯總實際的收入和成本,包括項目中的銷售訂單與合同,項目工時成本,各項項目費用,采購訂單,開票與回款等,并對項目實施的全過程有一個清晰、透明、全面的管控。
在區域經濟低碳發展方面,碳銀專業的區域綠色低碳解決方案,針對“低碳園區”、“低碳城市”、“低碳城鎮”、“低碳區縣”制定高契合度解決方案,助力政府回歸策劃者、引導者、管理者的本位,以此推動區域低碳化進程。
碳銀認為,企業作為
碳排放的主體,理應成為
節能減排的“帶頭兵”,碳銀愿成為企業在低碳化轉型道路上的助推劑,釋放了節能環保行業的市場活力、降低了企業資金風險、提升了EMC公司的存活率、競爭力,成為中國經濟低碳化轉型的中堅力量,為中國低碳經濟發展樹立新模式。
“通過產業自身的整合,提升整個產業的競爭力,對于撬動社會資本的扶持也十分重要。”宗良表示。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