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工業園區可以加速國民經濟的增長,最大限度地發揮工業的比較優勢, 與此同時,工業園區的發展也產生了顯著的環境負外部性。中國擁有世界上數量最多的工業園區,超過60%的工業產出來自工業園區。工業是中國主要的能源消費者,也是與能源有關的二氧化
碳排放的主要來源。因此,管理工業園區的二氧化
碳排放,對于實現國家的緩解氣候變化目標和低碳化轉型至關重要。編制排放清單是分析工業園區的排放模式,進而確定其驅動和制約因素的第一步。準確的工業園區排放量核算有助于工業園區設計具體的減排戰略,也有助于政府評估園區的低碳化水平。當前,對于國家和區域尺度的核算方法和框架有很多討論,一些研究更深入聚焦到城市尺度。然而,對于工業園區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估算更具挑戰性,主要原因是缺乏一致的核算方法和數據來源。工業園區大多具有產業集群的特點,需要在企業或工業部門一級運用詳細的核算方法,為行政單位(國家/省/市)設計的排放量核算方法不適合工業園區級的排放量核算。以往關于工業園區碳排放的探究,在數據測量、數據收集和計算方法上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這些不確定性導致了不一致的結果。此外,以往大多數排放量核算方法都是為一兩個特定的工業園區設計的,因此這些方法不能普遍使用。不同的研究有不同的核算范圍,并隨后產生不同部門和能源類型的排放清單,使不同工業園區的排放量不一致且彼此之間無法比較。為了實現對工業園區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比較分析和中國多層級的碳排放評估,本文構建了一個通用工業園區碳排放核算框架。這一新的核算框架所構建的園區級清單與中國的國家和區域級清單具有相同的核算范圍、核算方法和核算格式,涵蓋了19種能源和39個工業部門。考慮到工業園區最全面和最復雜的情況,該框架適用于不同經濟結構和能源結構的各類工業園區。
中國擁有世界上數量最多的工業園區。這些工業園區不僅對于中國加速工業化至關重要,而且對于實現其氣候變化目標也十分關鍵。建立工業園區的二氧化碳排放清單是分析園區的排放模式和設計低碳政策的第一步。但是,之前大多數工業園區的排放量核算采用了不同的范圍和方法,這使得它們彼此之間無法進行比較。這項研究基于企業級數據,為中國的工業園區開發了一種通用的方法和框架。我們同時考慮了范圍1和范圍2的排放,并按19種能源類型和39個工業部門構建了排放清單,這些清單與現有的國家級、省級和市級排放清單相一致。這種基于部門的排放清單不僅可以為設計控制排放或能源的政策提供數據支持,而且還可以幫助中央和地方政府評估工業園區的減排情況。最后,本文對中國的四個工業園區進行了實證研究,驗證了該方法的有效性。此外,我們還回顧了日本和韓國的生態工業園區計劃及其排放核算框架。我們發現,大多數日本工業園區都提供了范圍1、2和范圍3的排放量,而韓國工業園區主要集中考慮范圍1的排放。關于日本和韓國的生態工業園區的討論對中國低碳工業園區的建設具有參考意義。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