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國新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
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有關情況。據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介紹,截至去年底,全國
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累計成交量已達到4.4億噸,成交額約249億元,覆蓋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約51億噸,納入重點排放單位2257家,成為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大的
碳市場。
建設統一的全國碳市場,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
綠色化、低碳化發展的重大制度創新。中國的碳市場是由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也就是強制碳市場,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也就是自愿碳市場組成,強制和自愿兩個碳市場既各有側重、獨立運行,又互補銜接、互聯互通,共同構成了全國碳市場體系。
2021年7月,全國碳排放權交易正式上線交易。全國強制碳市場啟動兩年半以來,總體運行平穩,制度規范日趨完善,市場活躍度逐步提升,碳排放數據質量全面改善,碳排放管理能力明顯提升,
價格發現機制作用日益顯現。目前,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約51億噸,納入重點排放單位2257家,成為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場。
“現在,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已經順利完成了2019—2020年和2021、2022年兩個
履約周期,實現了預期的建設目標。”趙英民說,與第一個
履約周期相比,第二個履約周期市場活躍度有明顯提升。截至去年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累計成交量達到4.4億噸,成交額約249億元。第二個履約周期成交量比第一個履約周期增長了19%,成交額比第一個履約周期增長了89%。同時,
碳價整體呈現平穩上漲態勢,已由啟動時的每噸48元上漲至每噸80元左右,上漲66%左右。第二個履約周期企業參與交易的積極性明顯提升,參與交易的企業占總數的82%,比第一個履約周期上漲了近50%。
趙英民表示,自愿減排交易市場目的是鼓勵各類主體自主自愿地采取額外的溫室氣體減排行動,產生的減排效果經過科學方法量化核證后,通過市場來出售,從而獲取相應的減排貢獻收益。自愿減排交易市場將動員更廣泛的行業企業,自主自愿開展溫室氣體減排行動,將創造巨大的綠色市場機遇,也會帶動全社會共同參與綠色低碳發展。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