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科技支撐,推進
綠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強,是日前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的一個重要著力點。科技創新是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和“雙碳”目標的關鍵,也是引領
綠色低碳發展的第一動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國之大計,開展了一系列科技創新和技術攻關,并且取得了一大批重大技術突破和足以載入史冊的治理成果。近年來,我國還鼓勵開展獨立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尤其是在綠色低碳發展的核心領域和關鍵基礎環節實現重點突破,為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提供了原動力。“十四五”時期,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注重降碳,在“雙碳”戰略目標指引下,要求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真正實現綠色低碳發展。
當前,盡管我國在綠色低碳技術方面取得了眾多突破,但科技創新力仍然不強,關鍵領域的核心技術依然受制于人,技術的“空心化”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此外,我國綠色發展仍面臨一系列關鍵問題,比如產業在全球價值鏈中處于低端位置、高碳能源結構以煤炭為主等,與
碳中和目標下的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以及技術要求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必須堅持創新驅動,通過在核心技術攻關、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和數字化升級等方面發力,進一步發揮科技創新在打好綠色發展攻堅戰中的引領作用。
首先,持續深化科技創新,推動綠色低碳產業化轉型。當前,我國能源產業科技創新能力不強,依然面臨技術“卡脖子”問題,需要攻克核心技術,破解低碳轉型難題。要通過自主研發和突破,減少對國外核心技術的依賴,從而實現自主可持續發展。要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設立低碳轉型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重點專項,實施綠色低碳科技創新重大行動,狠抓低碳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重點攻克氣候變化、新污染物治理等領域的關鍵技術。要保護知識產權,加快成果轉化流程,完善綠色低碳技術評估認證體系。加強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研究,突破關鍵技術瓶頸,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其次,搭建科技創新
平臺,培養科技創新人才。要適度超前部署規劃,完善激勵體系,積極引導高校、研究所、企業建設綠色低碳技術創新中心,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推動綠色低碳技術的研發和應用。要鼓勵高校加速開設
新能源、低碳相關學科,建設一批綠色低碳產業技術院校。擴大產教融合項目數量和規模,培養打造一支高素質的綠色低碳科技隊伍,不斷培養具有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科研人才,形成可持續的科技創新能力。
再次,促進數字化發展,賦能傳統產業綠色升級。要深化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的應用,結合相關產業的具體情況規劃全流程升級,讓傳統產業轉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要對全產業鏈進行數據采集和綠色低
碳管理,構建各行業的數字化治理體系,建設綠色智慧的數字生態文明。
最后,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實施有效的激勵措施。應堅持問題導向,超前布局,盡快出臺相關政策,切實推進相關標準、技術規范的制定、修改,提供資金支持、稅收優惠和技術創新獎勵等激勵措施。要引導企業加大綠色低碳科技研發投入,以促進相關技術產業化,多出科技創新成果,使我國綠色低碳科技實力越來越強。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