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第一欧美日韩中文,91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久久永久免费

林伯強:建設以新型能源系統為目標的能源強國

文章來源:第一財經林伯強2023-02-01 11:45

經過40年的努力,中國已經建成了全球最龐大也是最有效的能源系統之一。目前全球性的能源危機對中國的影響不是很大,只要中國煤炭不出問題,可以基本保障充足穩定的能源供應。但是,碳中和對能源強國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二十大報告對于實現“碳中和”路徑做出了明確規劃,為后續“碳達峰”“碳中和”的開展奠定了總基調,即“先立后破”。
 
中國碳中和進程中的主要矛盾有:一是經濟需要大幅度增長;二是能源電力消費集中在工業;三是資源稟賦和能源消費結構相對高碳;四是消費者支付能力較低。碳中和的主要抓手是建設清潔電力為主體的新型能源系統,政府要求2060年能源結構中非化石能源占80%以上。那么,在全球能源危機背景下,中國如何打造能源強國?
 
二十大報告指出,要“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稟賦,堅持先立后破,有計劃分步驟實施碳達峰行動,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全球治理”。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加快規劃建設以新型能源系統為目標的能源強國,已成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與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任務。
 
建設新型能源系統與能源強國
 
建設新型能源系統和能源強國,首先需要關注碳中和進程中的能源安全問題。中國的能源安全包含多維度多層次的內涵,“供給短缺是最大的能源不安全”,能源獨立是一個需要從戰略上追求的目標。中國能源安全面臨結構性矛盾,隨著此次全球能源危機爆發,地緣政治風險將對中國油氣資源的進口產生潛在威脅。中國能源安全短中期和中長期面臨的挑戰存在很大差異。
 
短中期來看,需要依靠新型能源系統和電動汽車逐步替代傳統化石能源。目前中國能源系統中84%依賴化石能源,石油對外依存度達72%,天然氣對外依存度約45%,一般認為碳中和就是能源結構調整。然而,2030年碳達峰的峰值既取決于清潔能源發展,也取決于能源電力需求增長,需要通過平衡清潔能源發展速度與能源電力需求增長速度來控制峰值。
 
碳中和背景下的高質量經濟增長要求盡可能和盡快實現“雙脫鉤”:一是GDP增長與化石能源增長脫鉤,二是GDP增長與能源電力需求增長脫鉤,使新能源增長量可以基本滿足能源需求增量。因此需要將碳中和作為一個倒逼機制,提出一個系統性解決方案,兼顧需求側和供給側,以及系統成本。從二十大報告中可以看到,碳達峰行動應該是有計劃、分步驟地進行實施。短中期減少石油對外依存是能源安全的關鍵,需要依靠新型能源系統和電動汽車替代石油,既滿足碳中和目標要求,又可以立足本土,減少能源對外依存。
 
中長期來看,需要保障能源系統的安全穩定供應。我國電力結構以火電為主,風電、光伏發電占比不足10%,但在2060年碳中和目標下,預計未來四十年內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發電占比將達到65%以上,甚至將近70%。由于中長期以風電、光伏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將迎來爆發式增長,屆時風電光伏在新型能源系統中的占比很高,電動汽車普及且規模龐大,化石能源和燃油車消費都處于穩步下降態勢,此時能源安全將主要體現在能源系統的安全穩定供應。按照二十大要求,應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確保能源安全。在中長期通過龐大先進的煤電系統為碳中和“保駕護航”,提供穩定性和應對極端氣候。
 
加快可再生能源發展步伐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可再生能源迎來快速發展,清潔能源消費占比從14.5%提高到了22.5%。目前中國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已突破11億千瓦,水電、風電、光伏、生物質能發電裝機規模均居于世界第一。在“雙碳”目標約束下,中國的能源轉型必將是從煤炭時代直接邁向可再生能源時代的跨越式演進和迭代式發展。當前,全球第三次能源轉型在碳中和背景下加速推進,新冠疫情沖擊造成的能源供需錯配尚未恢復,國際地緣政治沖突引起的國際油氣市場切換正在進行。多重因素交織疊加下,全球能源體系正迎來大變局。中國應抓住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時代機遇,積極推動可再生能源產業跨入高質量躍升發展階段。
 
1.加快新能源產業發展,推動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
 
目前,我國發電裝機容量約24.4億千瓦,其中,風電裝機容量約3.4億千瓦,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約3.4億千瓦,但可再生能源發展仍然面臨著市場成熟度不高、政策體系不完善、技術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新能源產業要在保證國家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加快發展步伐。應積極推動西北部大新能源基地建設(風電、光伏),通過大運輸(特高壓和氫能)和大電動汽車的戰略,做大做強新能源產業,使能源發展立足于國內產能,同時滿足低碳發展戰略和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客觀要求。
 
2.推進電力市場化改革,統籌煤電與新能源協同發展。
 
中國電力系統從2002年啟動第一輪電力機制改革至今,能源供給能力和質量均取得了顯著提升,2021年,我國全口徑發電裝機容量達到23.8億千瓦,清潔能源發電裝機容量突破10億千瓦,能源裝備規模和技術水平居于世界前列,但中國的電力市場化機制還處于起步階段。隨著電力市場化改革不斷深化,新能源市場體系逐漸完善,綠色電力證書交易有望成為電價機制中的重要一環。發展綠色電力證書可以通過市場化的手段,緩解可再生能源的消納問題,促進可再生能源發電的量價齊升,改善可再生能源運營商的收益水平,進而提高可再生能源的競爭力。
 
加快規劃建設新型電力系統
 
我國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面臨著新能源發電比例逐漸增加、源網荷協調困難、用戶側供需互動需求加大、數字化水平有待提升等多方面挑戰。
 
1.考慮靈活性電源的重要作用。
 
由于風電光伏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及不連續性,靈活性電源在未來的新型電力系統中發揮越發重要的作用。到2025年,我國靈活調節電源占比需要達到24%左右,但目前我國抽水蓄能、燃氣發電等靈活性調節電源裝機占比不足6%。由于風電光伏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及不連續性,靈活性電源在未來的新型電力系統中發揮愈發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壓力下,風電、光伏的建設步伐明顯加快,電力系統不穩定性隨之提升;另一方面,氣候變化導致的極端天氣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的威脅越發嚴重,越來越不穩定的氣象條件將進一步放大風電、光伏的不穩定性。隨著電力系統發電側和消費側的可控性和可測性逐漸下降,亟須規劃提出兼具穩定性、安全性與經濟性的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方案。
 
2.保障能源安全穩定供應與能源供需協同發展。
 
為保障能源供需雙側的協同發展與動態平衡,未來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將不僅包括風電光伏、智能電網,還應包括支撐性的火電及CCUS、儲能系統、氫能等。在生產側,應該綜合利用儲能、CCUS、氫能、數字化、智能化等手段,加大儲能配比的提升力度,推動煤電逐步由電量型電源向電量和電力調節性電源轉變,為風電光伏提供穩定保障;在消費側,逐步推進電價機制改革,引導更多市場主體參與保障電力穩定供應。加快完善電力現貨市場和輔助服務市場建設,以充分體現儲能技術價值和加快可再生能源消納。電力消費的演進趨勢正呈現數字化、市場化、低碳化特征,需要通過市場化機制積極引導全社會參與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利用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推動工業、建筑、交通等行業的系統性升級改造。
 
加快新能源系統配套設施建設
 
中國近一半的煤炭用于發電,提供了近60%的電力供應,煤炭在中短期仍然是滿足能源消費的主要來源,長期可能也難以被完全替代?,F階段還需要立足煤炭,清晰認識到現存龐大煤電機組在助力能源清潔轉型上所具備的經濟性和可靠性優勢。通過保留布局合理的煤電系統,未來可以靈活應對極端氣候對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的威脅和沖擊,為實現碳中和目標“保駕護航”。
 
1.大力推進CCUS技術的規?;l展。
 
從成本的角度看,煤電退役除了需要固定成本歸零,還需要投入拆遷費用以及其他職工安置再就業等成本,這個就是煤電的“退役預期”。如果“煤電+CCUS”技術經濟性評估納入煤電“退役預期”,即僅包含發電的變動成本和CCUS改造配置成本,其成本競爭力相對于“風電光伏+儲能”方案會大大提高。目前我國CCUS仍處于發展早期,已建成、在建及擬建的CCUS項目數量占全球總量的7.7%,其中有88.9%的CCUS項目捕集規模在30萬噸/年以下,捕集規模超過60萬噸/年的項目僅占3.7%。因此,需要積極布局CCUS技術的規模化發展,以期在大比例風電光伏并網的背景下,降低對儲能系統的依賴,以較低成本支持“雙碳”目標實現。
 
2.優化和完善以新能源供應為主的新型能源基礎設施。
 
近年來,我國風電與光伏裝機規模實現了大幅度增長,投建成本逐漸下降,但風電、光伏發電量僅占全社會用電量的11%,消納利用水平更低。如何通過儲能、氫能、數字化、智能化等綜合性手段,構建和優化以新能源供應為主的新型能源基礎設施,將不穩定的風電光伏轉變為穩定可靠的電源,將是新型能源體系建設的最大挑戰。鑒于在交通、工業與建筑等高碳排放部門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氫能有望成為減少碳排放和保障能源安全的低碳轉型綜合性解決方案。因此,需要積極探索氫能終端應用場景,實質性推動氫能全產業鏈和規?;l展。數字化和智能化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將在新型能源系統中發揮重要作用。能源領域的數字化可以將大數據、云計算等數字技術應用于能源生產消費的全過程,而智能電網則是配備了包含數字技術等新技術在內的新型電網,能夠在預測或感知系統不穩定的前提下快速做出科學決策,保障電網安全穩定供電。
 
充分發揮政府引導與市場推動作用
 
1.完善政府政策措施,彌補市場失靈。深入推進能源體制改革,以保障能源體系的低碳轉型能夠兼顧能源安全穩定供應、經濟性、低碳環保、能源公平的“能源三角”。加強供給側和需求側的政策頂層設計,比如重點培育與發展可再生能源、儲能、氫能、CCUS等關鍵產業,推動煤炭和新能源優化組合;引導終端部門開展電氣化改造,積極推動電能替代和電動汽車應用。
 
2.引入市場化機制,優化資源配置。充分發揮市場在新型能源體系中優化資源配置的積極作用,通過健全能源市場化機制,使政府、企業、民眾等各方持續形成合力,以滿足新能源安全有效消納和電力系統運行安全。二十大報告提出,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加速電力現貨市場建設,完善電力輔助服務市場,逐步提升新能源市場化交易比重,以及容量成本回收機制的推廣應用將是未來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發展的重點。需求側響應資源的市場化開發與價格形成機制創新將是未來政策關注的重點,需要引導用戶積極參與到新能源消納、系統調節之中。
 
(作者系嘉庚創新實驗室研究員,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

省區市分站:(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各省會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場,碳平臺)

華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莊保定、山西太原、內蒙】東北【黑龍江哈爾濱、吉林長春、遼寧沈陽】 華中【湖北武漢、湖南長沙、河南鄭州】
華東【上海、山東濟南、江蘇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溫州、福建廈門】 華南【廣東廣州深圳、廣西南寧、海南??凇?/span>【香港,澳門,臺灣】
西北【陜西西安、甘肅蘭州、寧夏銀川、新疆烏魯木齊、青海西寧】西南【重慶、四川成都、貴州貴陽、云南昆明、西藏拉薩】
關于我們|商務洽談|廣告服務|免責聲明 |隱私權政策 |版權聲明 |聯系我們|網站地圖
批準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信息部 國家工商管理總局? 指導單位:發改委 生態環境部 國家能源局 各地環境能源交易所
電話: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家工信部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6041442號-7
中國碳交易QQ群:?6群碳交易—中國碳市場??5群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strong id="j0xlh"><bdo id="j0xlh"></bdo></strong>

<strong id="j0xlh"><i id="j0xlh"></i></strong>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静安区| 新昌县| 麻城市| 金湖县| 衡阳市| 广州市| 平泉县| 阿图什市| 临武县| 通许县| 南江县| 任丘市| 达尔| 买车| 拉萨市| 尼木县| 蓬安县| 杭州市| 盐津县| 漳浦县| 英德市| 门源| 万载县| 望谟县| 温泉县| 武鸣县| 瑞丽市| 布尔津县| 尼勒克县| 鲜城| 阿鲁科尔沁旗| 普宁市| 虹口区| 盘山县| 绥德县| 剑川县| 梨树县| 攀枝花市| 古交市| 德化县| 独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