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國在行動
中國高度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護,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引下,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將生物多樣性保護上升為國家戰略,推行一系列保護措施,取得顯著成效,促進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建立健全生物多樣性保護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2011年,成立生物多樣性保護國家委員會,統籌協調全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指導"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十年中國行動";發布并實施《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11—2030年)》及22個地方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近10年來,頒布和修訂森林法、草原法、漁業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種子法、濕地法、長江保護法、生物安全法等20多部相關法律法規。2020年發布《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1—2035年)》,提出到2035年,森林覆蓋率達到26%,草原綜合植被覆蓋度、濕地保護率提高到60%,自然海岸線保有率不低于35%,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占陸域國土面積18%以上,瀕危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地得到全面保護等目標。2021年發布《中國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白皮書,全面總結生物多樣性治理的舉措和成效;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見》,成為全面推進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的綱領性文件。
有力落實生物多樣性保護舉措。創新開展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陸域紅線面積占陸域國土面積比例超過30%,覆蓋重要生態區域。積極推進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設立首批5個國家公園,各類自然保護地總數近萬處,約占陸域國土面積18%。建立植物園、野生動物救護繁育基地以及種質資源庫、基因庫等較為完備的遷地保護體系,成立首個國家植物園,建立近200個植物園(樹木園)、250處野生動物救護繁育基地。初步形成全國生物多樣性觀測網絡,建立749個觀測樣區,完成對全國高等植物、脊椎動物和大型真菌瀕危狀況評估。加強天然林保護,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成為全球"增綠"的主力軍。對長江等重點流域和水域實行禁捕政策,嚴防外來物種入侵,嚴厲打擊珍貴瀕危野生動植物的走私等。
中國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政策及行動有效保護了90%的陸地生態系統類型和74%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種群。在中國大地上,云南野象自由"旅行",大熊貓受威脅程度等級從"瀕危"降為"易危","微笑天使"長江江豚頻頻亮相,三江源國家公園等地雪豹頻繁現身,"消失"30多年的云貓重現高黎貢山自然保護區,青藏高原復現藏羚羊"萬羊齊奔"的壯麗景象。生態文明理念在中國深入人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成為中國人民的共識和期盼,從中央到地方、從生態環境部門到其他政府部門,從企業、民間組織到媒體和公眾,對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都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為中國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源源不斷的前進動力。
內-容-來-自;中_國_碳_0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