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碳賬戶”會進入市場成為“生財之道”嗎?
《報告》課題研究團隊表示,目前我國各地、企業和金融機構推出的個人碳賬戶,仍以“量化減排+正向激勵”為核心價值,為個人碳減排行為賦予如消費權益、實物兌換、公益榮譽、生態貢獻等等價值。所有實踐盡管形態各異,但形成了一個共識:個人碳賬戶將成為一個人的無形資產。然而,要將個人碳賬戶接入全國碳市場進行交易,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路要走。
“個人碳賬戶要參與全國碳市場的交易,我認為可行性不大,原因是碳市場的嚴肅性,以及
CCER(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機制到現在仍未重啟”,吳宏杰表示,盡管在一些地方
試點碳市場個人投資者被允許參與
碳交易,建立一個賬戶對國家認可的
碳配額進行“
炒碳”操作,但本質上這只能算是類似“炒股”的單純的投資行為,并不是交易其個人實現的碳減排量,和個人碳減排管理沒有關系。
由于個人碳減排客觀上呈現“小、微、散”的特點,加上目前社會各界設立的個人碳賬戶類型各異、標準不一、對接困難,導致由個人實現的碳減排價值,難以被全國碳市場接納和認可。數據質量是碳市場機制的生命線,若將標準不夠嚴苛,監測不夠準確的個人碳減排量納入碳市場,則會帶來諸多問題。
“一句話概括目前的情況:標準難‘準’,碳量難‘量’。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建議個人碳賬戶接入交易一定要慎之又慎”,吳宏杰表示,想通過“個人碳賬戶”一夜暴富的人可能要失望了,雖然也叫“賬戶”,但個人碳賬戶并不意味著必然要交易和變現,本質還是對個人碳減排進行量化和激勵的工具,在綠色低碳方面的社會價值遠遠大于市場意義。
盡管個人碳賬戶進入碳市場仍需等待時機,但并不影響它發揮在社會公民個人減碳上“量化減排+正向激勵”的積極前景與巨大價值。“在個人碳賬戶的發展上,應該充分發揮我國互聯網行業在數字技術上的優勢,其實我們提到互聯網時,要意識到它不僅僅是消費互聯網”,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李紀珍認為,我國在移動互聯網、移動支付方面走在全球前列,如果“個人碳賬戶”能鼓勵綠色消費,助力產業鏈綠色轉型,則對全社會推動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他建議充分發揮“互聯網+”的作用,借助數字技術、金融手段和政策支持,共同推動個人碳賬戶的發展。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