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號 |
專家 |
國家 |
職稱 |
研究領域 |
1 |
Susan Solomon(蘇珊·所羅門) |
美國 |
IPCC第一工作組聯合主席,大氣化學領域著名專家,美國科學院院士。 |
臭氧和大氣化學 |
2 |
Filippo Giorgi(菲利普·喬瑞吉) |
意大利 |
IPCC第一工作組副主席。 |
區域模式 |
3 |
Mohan Munasinghe(莫漢·莫納辛) |
斯里蘭卡 |
斯里蘭卡MIND主席, IPCC副主席。 |
可持續發展 |
4 |
Dominique Raynaud(多米尼克勤克·瑞納德) |
法國 |
法國國家地球物理和環境中心科學家 |
從冰芯看氣候變化 |
5 |
Michael Glantz(邁克 格蘭茨) |
美國 |
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能力建設中心主任,是聯合國第一屆環境獎得主。 |
氣候和社會、政治的關系 |
6 |
Paul J. Crutzen(保羅·克魯岑) |
德國 |
1995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
大氣化學 |
7 |
Ian Allison(伊恩·艾利森) |
澳大利亞 |
國際極地年(IPY) 聯合主席 |
極地與氣候變化國際極地年 |
8 |
Oran Young(奧蘭·揚) |
美國 |
全球環境變化人文因素計劃(IHDP ) 的主席 |
國際全球環境變化人文因素計劃 |
9 |
John A. Dearing(約翰·迪林) |
英國 |
國際地圈生物圈計劃(IGBP)負責人 |
人類活動對氣候變化的影響 |
10 |
Reinhard Paulesich(萊因哈特·帕勒斯希) |
奧地利 |
維也納大學教授 |
全球氣候變化對農業的影響 |
11 |
Jagdish Shukla(賈格迪什·蘇克拉) |
美國 |
全球環境與社會研究所專家,氣候變化與風險管理 |
季節預報、氣候預測 |
12 |
Richard Lawford(理查德·勞福德) |
美國 |
全球能量水循環(GEWEX)計劃負責人 |
水資源管理 |
13 |
Peter Daszak(彼得·達賽克) |
美國 |
美國保護醫藥學協會會長 |
新生疾病 |
14 |
Paul Leadley(保羅·利德立) |
法國 |
巴黎大學生態系統學教授 |
二氧化碳升高影響生物、水等圈層 |
15 |
Gernot Klepper(吉諾·克里帕) |
德國 |
全球環境變化人文因素計劃(IHDP)成員 |
能源危機,溫室氣體排放 |
16 |
Peter Schlosser(彼得·史高斯亞) |
美國 |
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環境科學教授 |
北極的極地氣候 |
17 |
Michael Manton(邁克爾·曼頓) |
澳大利亞 |
極端氣候專家 澳大利亞氣象研究中心負責人 |
極端氣候事件 |
18 |
Hartwig Kremer(哈特溫·克勒瑪) |
德國 |
沿海地帶陸海相互作用研究計劃執行主任 |
海岸帶陸海相互作用 |
19 |
Michel Beland(米歇爾·貝蘭德) |
加拿大 |
大氣與氣候科學理事會主席、國際極地年(IPY) 聯合主席 |
南北極地區的環境變化和國際極地年 |
20 |
John Church(約翰·丘奇) |
澳大利亞 |
世界氣候研究計劃(WCRP)主席 |
海平面上升 |
21 |
Peter Lemke(彼得·勒姆克) |
德國 |
世界氣候研究計劃(WCRP)前任主席 |
極端氣候事件 |
22 |
Patricia Romero Lankao(帕特麗夏·羅梅羅·蘭考) |
美國 |
美國大氣研究中心 |
城市碳循環 |
23 |
Carine Richard-Van Meale(凱麗·理查德) |
瑞士 |
世界氣象組織宣傳和公共事務部門的負責人 |
世界氣象組織對氣候變化的公眾教育 |
24 |
Andre Berger(安德魯·貝爾金) |
瑞典 |
國際極地基金會主席 |
古氣候天文氣象學 |
25 |
Peter Edward DEXTER(彼得·愛德華·德克斯特) |
德國 |
世界氣象組織/政府間海洋委員會海洋與海洋氣象聯合委員會聯合主席 |
海洋進行觀測和研究 |
26 |
Dr Rajendra K Pachauri(馬丁·帕里) |
印度 |
IPCC,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主席 |
IPCC的相關介紹 |
27 |
Phil Jones(菲利普·瓊斯) |
英國 |
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氣象研究中心主任 |
透過歷史看全球變暖 |
28 |
Jose Achache(約瑟·阿夏希) |
法國 |
GEO秘書處主任 |
GEO的發展和對地球觀測系統作出的推動 |
29 |
Colin P.Summerhayes(考林•夏莫黑) |
英國 |
SCAR(南極研究科學委員會) 執行主任 |
介紹SCAR和極地研究 |
30 |
Martin Manning |
新西蘭 |
IPCC第一工作組技術支持組組長,新西蘭維多利亞大學氣候變化研究所教授 |
溫室氣體、大氣和海洋化學、以及全球碳循環 |
31 |
Peny Worton |
澳大利亞 |
澳大利亞聯邦科學和工業研究組織(CSIRO)氣候變化研究組組長 |
區域氣候及其影響 |
32 |
Jerome Chappellaz(杰羅姆·拉貝夏) |
法國 |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的主任 |
由碳問題引發大氣成分和氣候變化之間的關系 |
33 |
Doctor_Ohmura(大村·篡) |
瑞士 |
蘇黎世大學大氣及氣候科學學院的榮譽退休教授 |
全球暗化與氣候變化 |
34 |
Roger G barry(羅杰·帕里) |
美國 |
美國科羅拉多州大學大氣與海洋科學系教授、美國國家海洋大氣局(NOAA)冰川資料中心主任 |
冰川資料的搜集和共享,極地氣候 |
35 |
顏宏 |
中國 |
世界氣象組織副秘書長 |
世界氣象組織 |
36 |
張文建 |
中國 |
中國氣象局副局長 |
中國和地球觀測系統的觀測的關系 |
37 |
王紹武 |
中國 |
北京大學 |
近千年的古氣候變化 |
38 |
梅雪芹 |
中國 |
北京師范大學 |
西方環境史發展對中國的啟示 |
39 |
江億 |
中國 |
清華大學,工程院院士 |
建筑耗能與氣候變化 |
40 |
任繼周 |
中國 |
蘭州大學工程院院士 |
草原畜牧業與氣候變化 |
41 |
林而達 |
中國 |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持續發展研究所研究員 |
在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的中國糧食問題 |
42 |
孫鴻烈 |
中國 |
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員 |
青藏高原如何應對氣候變暖 |
43 |
周大地 |
中國 |
中國能源研究所研究員。 |
能源問題 |
44 |
潘家華 |
中國 |
中國社會科學院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
人文發展觀 |
45 |
丁一匯 |
中國 |
國家氣候中心研究員(工程院院士) |
氣候變化科學事實 |
46 |
蔣有緒 |
中國 |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中科院院士) |
氣候變化對森林的影響 |
47 |
張蘭生 |
中國 |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 |
氣候變化的歷史性 |
48 |
張新時 |
中國 |
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員(中科院院士) |
氣候變化對植被的影響 |
49 |
馬宗晉 |
中國 |
國家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研究員(中科院院士) |
防災減災、地震預報 |
50 |
鄭國光 |
中國 |
中國氣象局 |
防災減災 |
51 |
秦大河 |
中國 |
中國氣象局 |
冰川研究 |
52 |
葉篤正 |
中國 |
中國科學院 |
建立青藏高原氣象學;大氣環流的突變的發現;提出大氣能量頻散理論;倡導與可持續發展相聯系的全球變化研究和人類有序活動對全球變化影響的適應 |
53 |
王會軍 |
中國 |
中國科學院 |
古氣候模擬研究、東亞季風氣候變異及其可預測性 |
54 |
丁仲禮 |
中國 |
中國科學院 |
古氣候 |
55 |
施雅風 |
中國 |
中國科學院 |
冰川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