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市場的發展正在催生一個新的細分行業——
碳資產管理。
碳交易的基礎是
碳資產管理。
碳排放權因為其稀缺性而形成一定的市場
價格,具有一定的財產屬性,在碳約束時代,逐漸成為電力企業又一新型資產類型——碳資產。碳資產管理需要完成統計核算排控企業
碳排放數據,完成CEA監測、核查、清繳等工作,以及基于此的CEA購買、出售等工作,也包括
新能源CCER的審定、監測、簽發與交付等工作。
碳資產管理得當,對控排企業來說,可以減少企業運營成本、提高可持續發展競爭力并增加盈利,對于新能源企業來說,可以直接增加收入,提高項目經濟性。而管理不當,可能會造成碳資產流失,增加運營成本,減少收入,降低市場競爭力,影響企業可持續發展。
對投資機構來說,碳市場也必將成為資本博弈的新領域,各類
碳金融產品和工具不斷探索創新。在這一背景下,培養一批了解碳市場相關政策、掌握碳排放核算核查技術和碳市場交易規則的碳排放管理人才,對主體實現碳資產的保值增值意義重大。
與國際市場相比,中國市場還需要加強碳金融創新。目前國內加快建設的僅是碳排放現貨市場,而歐盟碳市場是一個高度金融化的市場,碳排放衍生品交易規模占總市場規模的90%以上。根據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有關人士的說法,上海將逐步探索推出碳金融相關產品和服務,如推出配額質押、
碳基金、碳信托、碳資產證券化,以及借碳業務、碳遠期產品等金融產品交易,推進形成多層次碳市場。
碳資產管理和碳金融創新的重要性日益顯現,各參與方亟需熟悉政策、標準,完成碳排放
履約執行,進一步提升交易參與度。當前,對于市場參與方最為積極和重要的工作是碳資產管理和碳金融創新的能力建設。如果我們能夠把碳市場做大做強,做到既有規模、亦有流動性、且價格反映真實邊際減排成本,能夠為投資者提供豐富的金融產品和工具,形成各參與方合作共贏的良好局面,碳市場必將發展成一個新興的金融市場,為實現“雙碳”目標帶來大規模、低成本的長期資金,中國就有可能通過發展
綠色技術、
綠色產業、綠色金融,實現經濟和社會的高質量發展。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