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處處可為,受訪大學生踐行綠色“輕生活”
赴藏之旅讓孟博雯對自然和環境有了更深入的感觸。事實上,孟博雯一直是
低碳環保和資源循環利用的積極踐行者。在超市購物,她會第一時間尋找帶有綠色食品標志的食物。生產過程對環境影響小、質量安全、口感獨特,這是她對綠色食品的評價,也是她為何對它們情有獨鐘的原因。衣柜里的衣服,每隔兩年孟博雯都要篩選一次,挑出損壞、不合身或者款式不再符合個人審美的幾件,用大號的干洗布袋裝好,再送去小區的舊衣回收箱。
中青校媒調查顯示,94.84%受訪大學生會有意識地踐行環保行為、減少碳排放。81.80%會盡量克制無用的消費;66.83%通過減少使用可能產生較多垃圾、廢物的產品降低碳排放;58.01%會有意識地延長物品的使用時間;51.86%會優先選擇低碳排放的商品;51.37%會提高廢舊物品的回收利用率。
在這艘名為“綠舟”的環保航船上,孫嶼參與了大大小小的“低碳”活動。“雙旦”來臨,孫嶼和伙伴會在柚子、橙子、耙耙柑等水果表面繪制圖案和祝福語,這些畫風各異的“成果”最終被作為“賀卡”送出,來到下單同學的閨蜜、兄弟或男女朋友手里。談及制作水果賀卡的初衷,孫嶼介紹道,這是為了“讓大家知道不必要跟風去買紙質賀卡來過節”。孫嶼坦言,“其實節省一點紙質賀卡也做不了什么,更多的是讓大家能夠意識到生活中還有很多東西可以用更環保的物件或方式去代替。”
堅持乘坐公共交通,不用的電子產品掛在二手
平臺上賣掉、或由長輩“接力”使用,把穿舊的衣服裝進學校的衣物回收箱……邢俊陽的低碳生活方式多種多樣。讀大學期間,他還和同學一起準備了畫著各種垃圾圖案的小卡片、4種不同顏色的小垃圾桶,到學校附近的社區做垃圾分類科普。把不同的卡片放進不同顏色的垃圾桶,“在勝負心的驅使下。無論是小朋友還是成年人,答題都答得可起勁兒了”。
曾經在宜昌生活的孟博雯能夠切身感受到綠色發展為環境帶來的改觀。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前往長江沿岸考察,踏足湖北的第一站便是宜昌,此后沿江一公里內化工企業“關改搬轉”。搬到上海之后,她對市內的垃圾分類管理制度印象深刻,她現在已經養成了垃圾分類的習慣。家里平常會對廚余垃圾做好干濕分類,對于網購或偶爾點外賣產生的包裝垃圾,孟博雯表示,“我都分類回收。”
讓邢俊陽欣慰的是,他對室友的苦口婆心也起了作用。“后來他要么買飯的時候少買,要么盡量吃完。有時候他發現買多了,會在吃之前把菜往我碗里撥一些。只要說得多了,他會上心的。”
王震分析,個人的環保舉動不僅能對實現“雙碳”目標起到作用,而且還能起主要作用。“低碳生活方式的建立,需要我們每個人去重新審視自己的日常生活,識別哪些行為是我們可以做、哪些行為是受環境和條件制約的;同時,城市的規劃者、管理者也要重新去審視城市生活的各個角度,如何進行更為低碳的整體規劃和系統運行。”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