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俄羅斯于2月24日入侵烏克蘭以來,歐洲能源
價格急劇上漲。由于俄羅斯是全球第3大產油國、能源出口大國,對外出口中天然氣與原油等能源就占了其GDP(國內生產總值)的一半,歐洲又是俄國能源出口主要地區。歐洲聯盟(EU)領袖下周將會面共商新的緊急能源措施,以緩和能源
價格攀升對消費者與企業的沖擊。
綜合媒體報道,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歐美國家開啟對俄羅斯能源、金融、經濟等方面的全面制裁。
專家指出,作為國際能源市場上至關重要的生產大國,俄烏戰事持續時間長短必將給全球能源市場帶來持久、深刻、廣泛的影響。
Corinex公司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該公司專門致力于提高歐洲能源配送網絡的效率)彼得·索博卡(Peter Sobotka)表示:“就像20世紀70年代的歐佩克危機引發了對可再生能源的投資,并制定了新的立法來強制執行國家燃油效率標準一樣,這場危機可能會迫使歐洲加快對分布式能源、可再生能源和需求響應技術的投資,以確保其能源未來。”
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公司(JP Morgan Asset Management)首席全球策略師戴維·凱利(David Kelly)之前表示:“歐洲領導人可能會被迫切斷從俄羅斯進口的天然氣和石油,盡管這將帶來非常嚴重的經濟痛苦。普京當然可能主動關閉能源供應,以應對西方的制裁”。“然而,無論哪種情況,對俄羅斯的長期后果都將非常嚴重,因為歐洲人可能會晚些時候下定決心,不再讓自己的能源依賴于俄羅斯領導人的一時沖動。”
法新社指出,在中共病毒(新冠)疫情之后,天然氣需求猛增導致價格增長三倍,歐洲陷入了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能源危機。歐洲的天然氣需求有40% 是由俄羅斯提供,主要輸往德國、意大利與數個中歐國家。現在,俄烏戰火紛飛,這可能會進一步減少來自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對此,歐洲正急忙尋找降低對俄羅斯能源依賴的方法。
報道說,比利時周五(18日)宣布將2025年廢除核能的計劃延后10年,主因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導致能源價格大幅攀升。
比利時總理德克魯(Alexander De Croo)在聲明中說:“聯邦政府已決定采取必要步驟,將兩座核子反應爐的服役年限延長10年。”
就在比利時將廢核計劃延至2035年之際,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也出現應重新思考淘汰核能的聲浪。盡管能源價格攀升,德國部會首長上周仍重申德國的廢核承諾。
幾天前,全球首富、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發推文說: “歐洲顯然應重啟核能發電廠、因應能源危機” 為代表。
事實上,與2020年相比,歐洲核能發電量在2021上升了6%。自2014年以來,核能發電一直是歐洲最大的發電貢獻者。
在此之前有關核電對減碳的益處、是否該視其為一種 “綠電”(無排放、無污染)的討論就不少,在俄烏戰爭讓能源價格上漲與能源短缺惡化后,核電可能因此受益。
著名的投行高盛原物料研究部門就認為,未來幾年 “世界各地都面臨能源短缺困境”,而居高不下的能源成本,又會讓各國傾向使用核能。因此他預測,歐洲最終會把核能納為永續能源,并帶動ESG(Environmental,Social and Governance,環境、社會和治理)資本涌入這個產業。
據報道,去年歐洲能源危機后不久,法國就宣布了一項大規模的核電興建計劃,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形容此舉是為了達成法國于2050年邁向
碳中和,并降低對石化燃料依賴等永續目標的重要里程碑,法國準備興建核子反應爐達14座,同樣在增建核電的國家還包括英國、中國、及部份中東國家。
另外,專家也同時指出,如果天然氣價格居高不下,或者俄烏沖突導致2022年燃氣發電量大幅下降,歐洲可能會轉向煤炭來彌補短缺。盡管基礎設施已經退役,但燃煤發電仍然是最靈活的選擇。多年來一直致力于氣候議程的環保主義者和歐洲政策制定者擔心,讓煤炭成為滿足需求的短期優先事項,可能會阻礙歐洲放棄化石燃料的目標。歐盟表示,為了實現2030年減排55%的氣候變化目標,預計將天然氣消耗量比2015年減少25%以上。
目前,歐洲許多國家約有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電力來自風能和太陽能:愛爾蘭(35%)、德國(33%)、英國(29%)、西班牙(29%)、希臘(27%)和葡萄牙(26%)。氣候行動倡導者表示,無論時間框架如何,減少歐洲對天然氣的依賴意味著盡可能快地擴大可再生能源的發電規模,使用熱泵等清潔供暖技術,提高能源效率。
歐盟委員會副主席弗蘭斯·蒂默曼斯(Frans Timmermans)在今年1月表示:“如果我們真的想停止長期讓普京變得非常富有,我們就必須投資可再生能源,我們需要盡快做到這一點。”“如果你真的想確保你能為你的公民提供穩定、負擔得起的能源,可再生能源就是答案。”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