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以來,A股上市公司陸續公布2021年三季度財務報告。梳理各家財報可以發現,國內“雙碳”行業相關上市公司在轉型發展、節能減碳、
綠色發展中下了不少功夫。傳統能源行業如何應對挑戰?
新能源市場如何把握機會?如何更好助力經濟可持續發展?
煤電行業開啟轉型
實現“雙碳”目標,需要在實體經濟層面加速推動電力、交通、建筑和工業的大規模去碳化。當前,燃煤發電是我國
碳排放最大來源,占電力行業總
碳排放的一半左右。在
碳中和路徑下,電力系統需要深度脫碳,到2050年左右實現行業近零排放,非化石能源電力將占總電量的90%以上。
三季度財報顯示,煤電行業上市公司不僅開啟了全面清潔化轉型之路,新能源部分還成為公司新的利潤來源。
以華潤電力、三峽能源和龍源電力為例,2021年上半年,這三家公司的新能源部分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7億元、32.7億元和44.2億元。從增速上看,華潤電力三季度單季風電發電量增速約70%,前三季度增速為55.2%;三峽能源三季度單季發電量增速35.19%,前三季度增速42.70%;龍源電力三季度單季新能源發電量增速約17%,前三季度增速約20%。
申萬宏源證券分析師劉曉寧表示,碳中和的本質是大幅提升非化石能源比例。碳中和的整體路徑即“電力行業脫碳,其他行業用電”。
數據顯示,三季度,國內非化石能源裝機量維持高速增長。截至三季度,風電裝機總量達3.0億千瓦,同比增長32.8%;風電設備利用小時1640小時,同比提高91小時;預計年底風電并網容量將達到3.3億千瓦。我國能源消耗轉型正取得積極進展。
“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將有力推動我國能源消耗轉型,也將推動產業升級帶來能源消費形式改變。”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說。
新能源市場大起來
Wind數據顯示,在126家“碳中和”概念上市公司中,有113家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盈利。業內人士表示,在“雙碳”背景下,環保、鋰電等板塊發展空間較大,相關上市公司業績有望持續向好。
高瓴合伙人李良表示:“實現碳中和,不僅可以帶來許多新的經濟增長點,在低碳領域創造更多高質量就業和創業機會,同時也會帶來經濟競爭力提升、社會發展、環境保護等多重效益,實現經濟收益和社會價值的統一。”
具體來看,三季度96家A股環保公司實現營收2388億元,同比增長23.75%,實現歸母凈利潤225億元,同比增長1.5%。環保板塊龍頭公司保持穩健增長勢頭。環保板塊中,水處理板塊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中金公司證券分析師蔣昕昊說:“在‘雙碳’政策下,循環經濟與
節能減排是減污降碳的重要方式,隨著環保政策日趨嚴格,有望帶動環保需求持續增長,技術優勢明顯、經驗豐富的環保龍頭企業盈利預期持續向好。”
市場分析師認為,碳中和意味著能源使用的清潔化與高效化。減碳也離不開進一步挖掘廢物利用價值進而提升使用效率。三季度財報顯示,上市公司固廢板塊整體收入穩健增長,成長性逐步兌現。板塊整體營業收入1250億元,同比增長25.1%,歸母凈利潤89億元。
此外,未來資源再生利用提升空間充足。中金公司報告顯示,垃圾焚燒板塊三季度整體營業收入473.38億元,同比增長34.2%,實現歸母凈利潤66.74億元,同比增長42.9%。
中金公司證券分析師張鈺琪表示,隨著工業不斷發展,尾氣治理需求不斷提升。“尤其是前景廣闊的泛半導體行業存在高能耗、高污染的特點,產生的廢氣種類較為繁雜、治理難度較大,尾氣治理行業需求有望進一步提升。”
在鋰電方面,財信證券認為,2021年前三季度,鋰電各環節龍頭企業基本處于滿產狀態,全產業鏈需求高增長確定性強,景氣度將進一步提升,新一輪動力電池投擴產紅利將持續3年至5年。隨著芯片緊缺問題的解決,電動汽車的購置需求將集中釋放。
兼顧發展和減排
當前,我國國民經濟對能源消耗的依賴性系數高于國外發達國家。所以,既要發展又要減排,實現“雙碳”目標存在不小的挑戰。
比如,今年多地能耗控制趨嚴,在紡織、鋼鐵等行業一度出現限產停產現象。“實現‘雙碳’目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相關地方和部門要加大統籌力度,不能運動式減碳,以免影響經濟發展和民生保障。”田利輝說。
專家也表示,控制能耗是“碳達峰、碳中和”國家戰略目標下的具體落實措施。在實現過程中,將對高能耗行業供給端產生持續壓制,對
清潔能源行業產生持續催化。長期來看,將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結構形成新的平衡關系。不過,現階段還沒有能做到零排放的成熟的
清潔能源技術,降低“零碳經濟”的成本也需要較長時間。
“
碳交易可通過明晰產權、動態調整碳排放定價促進
碳減排。”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認為,在總量控制下,企業碳排放的需求越多,碳排放配額
價格也就越高,那么企業所支付的成本也就越高。目前實行的
碳交易制度將增加高耗能、高排放企業的生產成本,這給相關企業帶來不小的挑戰,也將進一步促進企業轉型綠色發展。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認為,碳中和不僅僅是綠色轉型問題,也不僅僅是技術創新的問題,實際上是整個經濟運行模式、思維模式和政策框架轉型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的重要載體和重要方面。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