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福祉為中心重新定義高質量
習近平主席在主旨講話中提到“以人民福祉為中心,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我們要心系民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實現保護環境、發展經濟、創造就業、消除貧困等多面共贏,增強各國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張永生看來,這是習主席對全球高質量發展的重新定義,也把生物多樣性、經濟發展以及人民福祉等緊密聯系在一起。
他解釋說,在人類過往的發展中,以GDP為中心的工業文明高質量發展并不等于高福祉,或者不等于人民的福祉。有的所謂高質量發展,甚至是以犧牲外部環境和民眾福祉為代價的。只有當發展的理念轉變為“以人民福祉為中心”,發展的路徑才會發生變化,轉軌到環境、經濟、就業等共贏的道路上。
云南省既是生物多樣性大省,也是少數民族大省。中國民族學學會副會長楊福泉多年研究生物多樣性與文化多樣性的關系。他體會最深的是,云南的生物多樣性與文化多樣性是一種互動的關系,生物多樣性的環境促成了云南文化的多樣性和各民族適應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生態智慧,也是人與自然和諧的樸素實踐。
“人民福祉”也成為今天會議的高頻詞,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視頻演講中表示,COP15致力于謀劃的未來10年生物多樣性保護框架也應該是一個人人能享有健康發展權利的方案。
習近平主席在主旨講話中提出“以國際法為基礎,維護公平合理的國際治理體系”的倡議,對此,武漢大學環境法研究所教授秦天寶備感振奮,他說這一觀點深刻揭示了全球環境治理所面臨的根本問題,同時指出了未來全球環境治理發展的方向,也展示了中國尊重國際法、維護國際法的大國形象。
秦天寶說,習主席的這個表述意味著,在發展的過程中,中國絕不走部分發達國家的老路,將本國產生的污染和破壞對外轉嫁。在國際層面,也呼吁全球應該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按照各自對全球環境問題的歷史和現實貢獻、經濟技術能力等因素,追求實質公平,并在此基礎上與全球各國精誠合作,與發展中國家共同實現可持續發展。在秦天寶看來,這或將改寫過去國際環境秩序的基本原則,塑造一個全新的、公平正義的國際環境秩序。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n g.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