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在經濟領域的最熱門的話題莫過于“碳達峰、
碳中和”,各種蹭熱度爆炒概念、喊口號響徹云霄。隨著中央及時的堅決糾正運動式“減碳”,“雙碳”目標也將從理想主義的狂熱走向“統籌有序,科學降碳”。
冷靜思考,“雙碳”提出的初心是什么?對于全世界,當然是為了全人類的共同利益;但對于國內,更多的還是考慮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尤其是全國
碳市場的推出時機上,更是體現了這一初衷。歐洲
碳市場是在歐洲整體已經碳達峰之后推出的,而中國的碳市場,推出的時機卻是碳達峰之前。眾所周知,中國的鋼鐵、水泥、電解鋁等產能都占了全世界50%以上,而總發電量也是全球第一,其中煤電比例還相當高,其中不乏落后產能。要想完成碳達峰的目標,首先就是控制產能、淘汰落后,這是一個無法逾越的發展階段。因此,在全國碳市場的初期,配額分配也會廣泛使用基準線法,其目的也是不言而喻的。如果繼續上馬“兩高”項目,那更是無異于飲鴆止渴,離“走火入魔”更近一步。
“主要是防止左其次是警惕右”。“大干快上”式的“減碳”,動輒提前實現“雙碳”目標,或者言必稱
新能源、零碳云云,傷害的是中國經濟的良性發展,脫離了經濟發展規律,就和當初的“大煉鋼鐵”如出一轍。“蹭熱度、喊口號”式的“減碳”,本質上是把“雙碳”變成文字游戲和數字游戲,最終也無法完成“雙碳”在經濟領域的歷史使命。
碳中和的實現是個長期的過程,有夢想最終也一定會實現,但絕對不是簡單的過程。有中國特色的“雙碳”目標的實現,也將會是兩三代人共同努力的成果。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