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孕育了人類,人類生存發展離不開自然。進入工業文明時代以來,人類在創造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也加速了對自然資源的取用,人與自然深層次矛盾日益凸顯。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將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喪失、環境污染列為地球當前面臨的三個全球性危機。習近平主席在領導人氣候峰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站在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深入闡述了應對氣候變化挑戰之策,倡導共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展現了對全球環境治理的大國擔當,為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提供了科學指引。
人與自然緊密聯系,保護自然就是保護人類,建設生態文明就是造福人類。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系統闡釋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理念的豐富內涵和核心要義,為推進全球環境治理指明了方向。習近平主席指出:“大自然是包括人在內一切生物的搖籃,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大自然孕育撫養了人類,人類應該以自然為根,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這是樸素的真理。”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理念體現了中華文明對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崇尚,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追求,也是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拓展和深化。呼吁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體現了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崇高追求和開放包容,也增強了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信心。
人與自然的關系,在現實中突出表現為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在追求經濟增長的過程中,人類不能只講索取不講投入、只講發展不講保護、只講利用不講修復,而要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做到發展和保護的辯證統一。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提出了“六個堅持”,即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
綠色發展、堅持系統治理、堅持以人為本、堅持多邊主義、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六個堅持”體現了對人類應對氣候變化、實現全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遠見卓識,展現了中國參與全球氣候環境治理的寬廣格局。“六個堅持”也體現了中國對人類應對氣候變化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莊嚴承諾,向世界展示了負責任大國保護環境、應對氣候變化的堅定決心,必將推動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實踐進一步走向深入。
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中國從未缺席。作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中國以實際行動為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不懈努力。中國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貫徹新發展理念,以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為引領,以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為關鍵,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發展道路。我們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把應對氣候變化融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通過法律、行政、技術、市場等多種手段,全力推進各項工作。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從理念到實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中國智慧、作出了積極貢獻。
我國宣布將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
碳中和。這是中國基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中國承諾實現從碳達峰到
碳中和的時間,遠遠短于發達國家所用時間。這意味著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需要付出艱苦努力。中國迎難而上,將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正在制定碳達峰行動計劃,廣泛深入開展碳達峰行動,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和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率先達峰。中國展現出應對氣候變化的堅定決心和責任擔當,推動全球環境治理水平不斷提升。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