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廳長王波建議,為貫徹新發展理念,在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格局上完善生態安全屏障體系,可建立完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支持四川和西部低碳轉型。
據介紹,四川生態環境地位獨特,生態環境保護任務艱巨,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建設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維護國家生態安全放在生態文明建設的首要位置,譜寫美麗中國的四川篇章,四川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省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主任,對生態環境保護重大問題親自研究部署,重大工作親自推動落實。
四川生態環境保護同全國一樣,取得全局性、戰略性、轉折性成果。2020年,四川省87個國考斷面優良水體比例達98.9%。成都府河黃龍溪斷面去年達到Ⅲ類水質,是近20年來首次達標。去年全省未達標城市PM2.5平均濃度35微克每立方米,優良天數率達90.8%,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近4個百分點,全省有14個城市空氣質量達標,占全省三分之二,成都市區遙望雪山達75次,杜甫描繪的“窗含西嶺千秋雪”勝景已成為常態。
王波建議支持四川開展
試點,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一是創新構建低碳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建議將
碳匯開發從林業
碳匯擴展到草原、濕地碳匯等,構建林草碳匯項目化開發、市場化交易、多樣化消納政策和標準規范體系。盡早重啟林草碳匯類國家核證自愿減排(
CCER)項目備案登記,優先納入全國
碳排放權抵消機制、大型活動
碳中和消納機制。四川林地保有量達3.5億畝,碳匯量超過4855萬噸。建議支持四川率先開展碳匯開發、交易和消納
試點。支持四川聯合
環境交易所改組為西部
環境交易所。
二是建立
綠色電力跨省消納
碳補償機制。四川電力裝機突破1億千瓦,其中,水風光等可再生能源裝機約8700萬千瓦。“十三五”期間,累計外送水電6698億千瓦時,相當于為沿海地區節約燃煤超過2億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7億噸。建議建立“低碳受益、高碳付費”的利益導向機制,支持四川探索省級行政區碳排放配額預算指標、綠電增值交易機制試點,激勵西部地區綠電發展和低碳轉型,實現東西互動、協同達峰。
三是建議將成都平原大氣污染治理納入全國重點區域予以支持。成都平原以全省17.8%的面積,支撐了45.8%的常住人口、63.1%的GDP,資源負荷重,環境容量有限,大量靜穩天氣不利于大氣擴散,大氣質量改善任務艱巨繁重。建議將成都平原納入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支持重點區域,支持鍋爐
清潔能源替代、工業爐窯綜合整治、重點行業VOCs治理等,加大資金債券等支持和配套政策支持,加大科技支撐力度。同時,支持建立成德眉資區域重污染天氣應急動態決策管理系統,加強川渝協作,實施聯防聯控,積極應對重污染天氣,促進空氣質量持續向好。(完)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