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31日,海洋負排放研究中心在山東威海舉行揭牌儀式。海洋負排放研究中心是在農業農村部的支持下,由全國海洋
碳匯聯盟、中國未來海洋聯合會、山東大學和威海市政府共同發起成立。
在中國二氧化
碳排放量巨大的前提下,研發海洋負排放是實現“
碳中和”目標的有效途徑。海洋負排放研究中心建立在前期豐富的科研技術背景和
平臺建設經驗的基礎之上,可為“
碳中和”目標的實現保駕護航。
十三五期間,山東大學承擔多項的國家級/省級海洋碳匯方向的重大研發項目,擁有雄厚的科研基礎。在平臺建設方面,山東大學正在建設國際獨一無二的海洋氣候環境模擬實驗體系(MECS),MECS建設已納入教育部“十四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培育項目,MECS的建成將成為海洋負排放研究的重要國家級平臺。
全國海洋碳匯聯盟和中國未來海洋聯合會,匯聚了全國30多個涉海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所的科研人員、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科學院、國家海洋局、國家氣象局、教育部等部門的
專家,形成了海洋碳匯和負排放研究中心的國家級智庫。
近年來,威海市多措并舉引領海洋碳匯創新,具有良好的基礎條件,在以下幾個方面形成先發優勢。
加強海洋碳匯生境營造。積極發展海帶、裙帶菜等浮游固碳藻類和牡蠣等貝類養殖,不斷擴大海洋碳匯量,發展海洋牧場,目前全市建設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11處、省級海洋牧場項目31處,海洋牧場規模達到120多萬畝。
開展海洋碳匯技術研發。集聚了桑溝灣貝藻碳匯實驗室、楮島海草床生態系統碳匯觀測站、海洋生物碳匯研發基地等科研平臺。開展了海洋碳匯監測,實施了淺海貝藻標準化碳匯擴增養殖模式的構建與示范等研究項目,完成了海帶碳匯能力評估的測算,正著手開展牡蠣、扇貝、大葉藻等碳匯能力評估,初步構建起海洋碳匯數據庫。
推進海洋碳匯交易。與清華大學等合作建立了海帶碳匯計量方法,完成了海帶養殖碳匯
方法學開發、碳匯項目設計、第三方審定與核證等,下一步將推動漁業碳匯交易,加速碳匯資源向資產、資本轉變。
深化藍碳國際合作。先后舉辦了2018藍碳國際
論壇和2019、2020兩屆海洋生態經濟國際
論壇、2020東北亞地區地方政府聯合會海洋與漁業專門委員會年會等活動,圍繞海洋碳匯標準制定、科技研發、成果轉化進行交流合作,形成了全球海洋碳匯策源地效應。
據悉,海洋負排放研究中心先期將從建設“海洋負排放研究基地”、“海洋負排放科技示范基地”、推動“海洋碳匯和負排放省部級重大科研項目群”具體落實等三方面開展研發工作。
在“碳中和”戰略目標的引領下,在雄厚的科研背景、豐富的平臺建設經驗以及強大的國際影響力的支持下,“海洋負排放研究中心”的成立恰逢其時,海洋負排放研究中心的建立必將為“碳中和”戰略的實現貢獻應有之力。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