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BP中國公司在
北京召開了一個小型的
專家研討會,BP中國區總裁楊士旭先生在會上簡要介紹了BP公司的能源轉型戰略與發展規劃。根據該計劃,BP將在2030年前徹底從一家“國際石油公司”(IOC)轉型至“國際能源公司”(IEC)。具體而言,到2030年要實現以下重點目標:一是BP在低碳能源領域的年投資將達到50億美元,是目前年投資的十倍;二是石油天然氣產量下降40%,且不計劃在新的國家進行勘探;三是公司運營所產生的
碳排放減少30~35%,且上游油氣生產過程中的
碳排放減少35~40%;四是電動汽車充電樁由目前的7500個增至70000個;五是公司的氫能業務在核心市場中的份額增長到10%。
毫無疑問,若上述目標實現,BP將會徹徹底底地變成一家IEC。原先的“石油七姊妹”或“石油五巨頭”等膾炙人口的稱呼,也將永遠離BP而去。
就在同一時間段,BP于9月14日還發布了“2020年世界能源展望”,此次展望設置了三種情景:快速轉型情景、凈零情景(Net Zero,該情景將使碳排放到2050年下降至少95%。凈零情景與將全球氣溫升高控制在1.5攝氏度的情景大致一致)和一切如常情景。在凈零情景下,到2050年,油氣煤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將從2018年的85%將至20%!而且在此情景下,石油在交通用能中的占比將從2018年的90%亦將至20%!
以上只是BP今年以來諸多關于能源轉型與
低碳環保“激進表述”的一部分而已,此前數月,BP公司CEO陸博納(Bernard Looney)已經在多種場合宣布BP的“凈零戰略”。
無獨有偶,歐洲另一家石油巨頭——殼牌公司的CEO范博登近期也有關于能源轉型的激進表述。他認為,考慮到新冠肺炎疫情和全球經濟下行的影響,2019年很可能就是人類使用石油的“峰值”之年。也就是說,2020年及以后,人類永遠也回不到1億桶/日(年消費50億噸)的石油消費水平的“高峰”了。
歐洲石油巨頭的能源轉型步伐之快和“激進的”低碳環保戰略在全球石油界引起了巨大反響。如此咄咄逼人的“先鋒”做法,我們該如何看待?而且,長期以來一直在各方面習慣于跟隨對標BP、殼牌的中國大型石油企業,面對浩浩蕩蕩的能源轉型勢頭,我們該如何應對?
(BP的低碳目標)
首先,歐洲的情況并不適用于全球,面對歐洲特殊嚴苛的環境政策,歐洲石油巨頭們順勢而為實屬明智之舉。歐洲是全球最為發達、也是整體發展水平最高的地區,已經步入后工業化時期的“智能、環保、互聯”時代,因此在環境保護、能源轉型等方面提出各種新模式,出臺各種嚴苛的低碳政策也是情理之中。畢竟,“巴黎氣候協定”是由歐洲人倡導的,作為第一個整體步入發達水平的大洲,人類需要歐洲人為人類的未來開創新的生活方式。
所以,作為來自歐洲的石油巨頭,面對來自母國市場的能源轉型和環保壓力,采取一系列“超常規”的轉型戰略,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在清泉看來,BP公司出臺新的公司發展規劃,其背后不外乎以下幾種動因:一是公司的管理層發生變動,新的CEO當然有新想法新思路新舉措,“凈零”也許是陸博納本人先進理念和領導力在公司的體現;二是政府的政策推動使然,BP需要順勢而為,而且可能表現的更加積極主動;三是目睹全球新冠疫情的持續蔓延深刻改變著人類的生活和出行方式,必須重新定位油氣等化石能源的作用;四是作為上市公司,BP必須以先進的理念和行業標桿式的做法維護自身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必須持續塑造在公眾和投資者心目中的形象。要知道,買股票買的是公司的未來。
其次,倡導低碳環保,發力
新能源業務是政治正確、戰略正確和道德正確之事,但經濟上不正確。盡管過去數十年地球地表溫度有所上升的罪魁禍首是不是溫室氣體效應和二氧化碳排放,直到現在依然有爭論。但絕大多數國家、絕大多數非政府環保組織、絕大多數研究機構就是這么認為的。因此,努力降低碳排放、大力實施低碳環保政策,不管對于國家、企業還是個人,已經成為政治正確、戰略正確和道德正確之事,已經勢不可擋。這就是為什么美國特朗普政府宣布退出“巴黎氣候協定”這一決定時,招致幾乎全世界唾罵的原因。
我國是“巴黎氣候協定”的積極參與者和踐行者。就在9月22日,我國主要領導人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
碳中和”(即前面提到的“凈零”)。這意味著,在發展階段上仍然落后歐洲一大截的中國,將幾乎在同一時間與歐洲一起達到“
碳中和”標準,只是比歐洲晚了10年左右。這對中國將是不小的壓力和挑戰。
其實,翻開國際所有石油巨頭的新能源業務板塊,截止目前,還沒有哪個公司的新能源業務是賺錢的,或在財務表現上已達到傳統油氣業務的平均水平。各大石油公司在新能源業務發展上依然處于培育階段,甚至有的公司依然在“作秀”,以顯示自己與時俱進,占領道德的至高點。可以肯定地說,如果新能源(非化石能源)業務在經濟上不可行,其綜合利用成本依然高過傳統能源的話,則其未來是不可持續的。沒有經濟可行做基礎的“戰略正確”是脆弱的。
再次,中國的能源轉型和中國能源企業的低碳環保到底秉承什么樣的戰略,說到底是一個國際政治經濟學問題,需要兼顧國家安全和能源安全。中國的能源轉型問題早已超越了“打造低碳環保生活方式”的范疇。在中國,能源轉型必須考慮國家安全和能源安全這個壓倒一切的重大問題。必須是確保能源安全前提下的能源轉型。
今年,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涉及能源方面的內容,煤炭的清潔化利用排第一,油氣的全產業鏈發展排第二,新能源利用排第三。這樣的順序,決定了我國能源政策的導向和各種能源產業發展的輕重緩急。說到底,在當期及今后較長一個時期大國博弈和逆全球化加劇的階段,外部政治經濟風險全面高企,我國還是要把能源安全的主動權牢牢抓在自己手中。煤炭,作為一次能源中的“高碳品種”,還是今后相當長時間內我國保證國家能源安全的現實選擇。因為我們國家的資源稟賦是“富煤缺油少氣”。只是,我們要通過技術創新,將煤炭中的“碳含量”降下來,將煤炭“洗”得更加白一點。在能源安全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再通過市場手段和政策導向平衡各種能源品種的消費。宜煤則煤,宜油則油,宜氣則氣,宜新能源則新能源。
第四,在能源轉型問題上,我們應該多學習美國同行,借鑒美國的能源政策,走“能源現實主義”的道路。2018年三月份在美國休斯敦召開的“劍橋能源周”年會上,美國能源部長杰克·佩里宣布美國將實施“能源新現實主義”的政策。他強調,借助美國頁巖GeMing的成功,更多回歸傳統的石油和天然氣,以低成本的能源助力美國經濟復蘇和制造業再創輝煌,“讓美國再次偉大”,這就是美國的“能源新現實主義”。
其實,面對歐洲石油同行這一輪激進的能源轉型步伐,美國石油企業并沒有跟風,而是堅持做自己。比如,雪佛龍石油公司,正在調整在全球的油氣資產組合,進一步大舉購并頁巖油氣資產。7月底,該公司以50億美元收購萊寶能源公司,擴大其在德克薩斯州和新墨西哥州二疊紀的業務范圍,從而強化自身的“石油公司”地位。此次轉型熱潮中,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龍均明確表示,不會跟風“凈零”排放目標。
美國石油公司務實的做法,正是中國同行需要對標和學習的。堅持求實舉、謀實效,不搞那么多“花架子”,以卓越績效和超群實力確保企業可持續發展,這才是我們應該學習的榜樣。
最后,清泉想說,石油行業一直有一種不好的思維模式,就是悲觀時過度悲觀,樂觀時過度樂觀。曾幾何時,當“石油產量峰值論”喧囂塵上和油價節節高攀時,業界就貿然斷定,“低油價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然而,沒過幾年,油價斷崖下跌,全球石油行業慘淡,出現持續的供過于求的局面,業界又一致認為,“高油價時代將不再來臨”!當前,面對看似“勢不可擋”的能源轉型,業界貌似又要犯“極端主義”的錯誤。
是時候反省反省了。
(本文觀點只代表清泉本人,不代表所在公司。原創不易,轉載或引用請務必先聯系“清泉能源”。)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