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電影《致命復活》上映的消息攪動了整個環保圈。影片講述了全球變暖及冰川融化,導致一種遠古細菌復蘇,它的傳染性及致死率極高,在人群之中極速傳播,并迅速變異……在疫情形勢嚴峻的當下,著實引發不少熱議。 全球變暖已是不爭的事實。世界氣象組織(WMO)報道,今年6月20日,位于西伯利亞北極圈內的維爾霍揚斯克的氣象站觀測到北極圈內38℃的高溫,是該站自1885年開始有觀測數據以來的歷史最高。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在第五次評估報告中指出,自1950年以來,氣候系統觀測到的許多變化是過去幾十年甚至千年以來史無前例的,而人類活動是其發生的主要原因。大氣和海洋已變暖,積雪和冰量已減少,海平面已上升,從1901年到2010年的110年間海平面上升了19厘米。如果不加大溫室氣體的減排力度,預計到本世紀末將造成全球地表平均溫度比工業化前(1750年)升高3.7℃到4.8℃,而這種升溫水平將帶來災難性影響。 我國是受氣候變化影響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本世紀以來,暴雨、臺風、高溫干旱等極端氣候事件趨多趨強,影響程度進一步加重。今年6月以來我國南方發生的特大洪水,更證明了氣候變化的真實存在,它不是遙遠的未來,而是近在眼前的現實威脅。除了極端天氣,氣候升溫還會產生很多我們意想不到的后果。著名科學家比爾·麥克吉本在新著中提出:全球升溫“可能導致被困在永久凍土中的致命疾病卷土重來”。電影《致命復活》正是對這樣一種可怕前景的演繹。如果影片描述的情景真實發生,對人類而言不啻為一場劫難。 面對氣候變化的災難性后果,人類必須采取更加嚴厲的措施。《巴黎協定》提出:必須在本世紀末將氣溫升幅控制在2℃以內,爭取控制在1.5℃以內。根據IPCC2018年的一份特別報告,要將全球變暖限制在1.5℃范圍內,需要在土地、能源、工業、建筑、交通和城市方面進行“快速而深遠的”轉型。到2030年,全球二氧化
碳排放量需要比2010年的水平下降約45%,到2050年左右達到“凈零”排放。 盡管美國特朗普政府不承認全球變暖,甚至退出《巴黎協定》,但是攜手面對氣候危機,依然是國際社會的共識。為此中國政府付出了艱苦的努力。然而根據科學分析,即使目前世界各國現有承諾全部兌現,也不足以實現氣溫控制目標,人們必須做得更多。我們沒有理由樂觀,必須堅定地努力前行,這既包括各國政府,也包括所有國家的每一個人。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