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烷被認為是對地球的影響僅次于二氧化碳(CO2)的溫室氣體,日本國立環境研究所與海洋研究開發機構的研究顯示,整個東亞地區的年均甲烷排放量達到6,731萬噸。這個數字約相當于全球的13%,再次彰顯了東亞地區在地球變暖對策中的重要性。2015年12月通過的關于控制氣候變化的多邊國際協定《巴黎協定》要求各國制定溫室氣體減排目標,并在國內采取對策來實現目標。國立環境研究所表示,此次的研究結果有助于掌握各國的目標完成情況。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 放_交-易^網^t an pa i fang . c om
通過南極冰蓋研究和大氣觀測結果可以看出,與二氧化碳一樣,從工業化迅猛發展的18世紀后半期的工業革命開始,甲烷在大氣中的含量一直持續增加。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第五次評估報告(2013年)顯示,大氣中的甲烷平均濃度在工業化(工業革命)之前為722ppb(10億分之1),而到2011年增加至1,823ppb。這表示,每年平均增加4.8ppb。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排.放_交^易=網 t a n pa ifa ng .c om
與同樣在工業革命以后持續增加、被認為對地球變暖影響最大的二氧化碳相比,甲烷在大氣中的平均濃度不到200分之1。但溫室效應遠遠高于相同重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后20年內的增溫作用為二氧化碳的84倍,從100年來看也達到28倍。另外,工業革命之后,甲烷在大氣中的增加速度也高達2.4倍,二氧化碳只有約1.4倍。這就是為什么雖然甲烷在大氣中的含量遠遠低于二氧化碳,但對地球變暖的影響卻僅次于二氧化碳。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 an g.com
另外,目前關于甲烷的詳細研究數據比二氧化碳少,比如不同源頭的排放量等,這對調查和預測地球變暖的實際情況來說是一大不確定因素。國立環境研究所和海洋研究開發機構的研究利用排放模型和統計數據計算了不同排放源頭的排放量,繪制了東亞地區的排放分布圖。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 om
東亞地區的甲烷排放(自然源+人為源合計值)分布情況及詳情(2000-2012年平均值)
(圖片取自日本國立環境研究所與海洋研究開發機構的新聞發布資料)
研究結果顯示,2000年至2012年間,東亞地區的自然源甲烷排放量每年平均為753萬噸,人為源排放量每年平均為5,978萬噸,合計達到6,731萬噸。從排放源來看,人為排放源占整體的88.5%,遠遠高于自然排放源。從年度變化來看,1990年代為每年6,120萬噸,而2012年達到7,800萬噸,約增加了30%。從不同國家和地區來看總排放量,中國大陸最為突出,為6,170萬噸,占整個東亞地區的90%以上。第二位以后依次為日本(191萬噸)、韓國(145萬噸)、朝鮮(97萬噸)、蒙古(75萬噸)、臺灣(37萬噸)、香港(15萬噸)。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東亞地區的甲烷排放量和吸收量的年度變化及詳情。2013~2015年的人為源排放根據二氧化碳和甲烷的排放比推算,所以只顯示總量(圖片取自日本國立環境研究所與海洋研究開發機構的新聞發布資料)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n g.com
作為研究對象的東亞地區被認為是了解全球甲烷排放情況的重要地區。因為東亞擁有從森林到干旱地帶的多樣化生態系統,便于用來調查難以明確的自然源甲烷排放量和吸收量。自然排放源多種多樣,比如通過無需氧氣即可從有機物中獲得能量的微生物的作用生成大量甲烷的濕地、白蟻(腸道內含有通過分解植物纖維產生甲烷的微生物)棲息的地區,以及由于不完全燃燒而釋放甲烷的火災。反之,森林、草原和沙漠是能通過土壤內的甲烷氧化菌吸收甲烷的地區。
除自然源外還有人為源排放,比如化石燃料開采、城市活動、農業和畜牧業、垃圾等。氣田和管道泄露、可以稱為人工濕地的水田、反芻動物牛和羊都是主要的甲烷排放源。國立環境研究所和海洋研究開發機構的研究在考慮生物和環境條件的情況下,利用計算微生物生成和向大氣中排放的甲烷量的模型進行了評測,計算了自然源的排放量。而人為源排放量是在關于能源利用和農業的統計信息中加入一些輔助數據計算出來的。
在2000~2012年的6,731萬噸年均排放量中,占比最高的是化石燃料開采。年均排放量為1,733萬噸,占總排放量的25.7%。其次是水田農業,為1,584萬噸(占總排放量的23.5%)。之后依次為垃圾填埋場1,077萬噸(16.0%)、家畜1,034萬噸(15,4%)、濕地943萬噸(14.0%)、工業·運輸·城市活動550萬噸(8.1%)。 夲呅內傛萊源亍:ф啯碳*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南極冰蓋數據分析和大氣濃度觀測結果顯示,大氣中的甲烷含量在工業革命之后持續增加。不過,進入1990年代后增速明顯放緩,并一度轉為減少,但從2007年前后開始再度增加。國立環境研究所和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等開發的溫室氣體觀測衛星“IBUKI”于2009年投入使用,從該衛星持續觀測的結果也可以確認,2009年以后地球大氣中的甲烷一直在持續增加。不過,此次的研究尚未查明近年來出現的這種甲烷含量以10年左右為單位發生波動的原因,研究小組表示:“今后需要進一步推進研究”。
文:小巖井忠道 JST客觀日本編輯部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a np ai fan g.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