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中國第10次北極考察隊完成主體考察任務返回青島。從1999年中國首次北極科學考察,到今年第10次北極考察,20年間,北極的快速變化及其在全球氣候變化中的反饋作用,一直是中國北極考察的重點。
日前,中國首次北極科學考察隊隊長兼首席科學家、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原主任、自然資源部海洋-大氣化學與全球變化重點實驗室主任陳立奇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
陳立奇說,地球演化已進入人類世時代,人類活動對氣候及生態系統將造成全球性影響,全球氣候臨界點或將提前到本世紀中葉出現。兩極是全球變化的一個放大器,可以通過南北極的變化來評估人類活動的影響,及時采取應對措施。
談中國極地科考
為全球氣候治理提供中國方案
新京報:近年來,中國極地科考有什么新的發現和突破?
陳立奇:中國科學家在極地氣候變化、極區日地相互作用、南極冰蓋起源、北冰洋酸化等科學前沿取得了重要突破,在南極天文學、極區大氣科學、南極隕石學、極地測繪學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進展和創新成果。
中國科學家在英國的《自然·氣候變化》雜志發表封面文章,首次揭示了北冰洋大范圍長時間快速酸化過程、產生機制及預測本世紀中葉整個北冰洋將被酸化水體所覆蓋,提出“海洋酸化沒有邊界”的新推斷,為全球海洋快速酸化及對生態系統危害性發出警告。
新京報:未來我國南極和北極考察的重點分別是什么?
陳立奇:由于觀測手段和到達范圍的限制,制約了我們對兩極的認識,一些關鍵的科學問題仍擺在我們面前。比如,南極洲3000多萬立方千米的巨大冰蓋,一旦融化,將使全球海平面上升60多米高,但巨大冰蓋什么時候融化?過程如何?融化的主要驅動機制是什么?應對措施如何?這都是需要我們深入了解的。
再如,北極凍土帶和海冰的快速融化,將改變全球碳的源匯格局,關系到北半球極端天氣災害發生的頻率和強度。
目前,我國的極地考察目標需要更加緊密圍繞國家需求展開,科學認識極地、和平利用極地,為國際極地和全球氣候治理提供中國方案做出貢獻。
談應對氣候變化
新京報:南北極的生態環境近年來發生了哪些變化?
陳立奇:南極洲作為一片與世隔絕的潔凈大陸,上世紀80年代以來在30千米上空卻出現了一個2000多萬平方千米面積的臭氧空洞,太陽紫外線直接穿越空洞進入南極洲,威脅著南極洲的生態環境。
產生臭氧空洞的元兇是人造氟利昂氣體,但氟利昂氣體90%在北半球排放,怎么會跑到南半球破壞南極環境?這是由于南極的極端環境和放大作用。
同樣的放大作用也在北極地區。工業化以來人類活動排入大氣二氧化碳引起了全球變暖,而在北極地區溫度放大全球平均的2-4倍,造成海冰快速融化。
新京報:這些變化對我們來說是個預警?
陳立奇:兩極是全球變化的一個放大器,可以通過南北極的變化來評估人類活動的影響,及時采取應對措施。南北極地區是科學研究天然實驗室,是與全球環境變化、經濟可持續發展、人類的生存和命運休戚相關的,是地球留給人類的最后一塊生態安全屏障。
新京報:我們應該作出哪些努力?
陳立奇:當全球平均氣溫升高超過工業化之前的1.5℃時,全球或區域氣候變化將從一個穩定狀態跨越到另一個穩定狀態,同時也將給地球帶來更嚴峻的問題。如面臨更長的酷暑,海平面上升得更高,極端干旱和極端降雨會在更多地方相間發生,森林火災、洪水、饑荒等將給數千萬人帶來淡水和食物短缺等危機。觀測研究表明,這個1.5℃的氣候臨界點將會提前到本世紀中葉出現。
只有在本世紀下半葉實現溫室氣體凈零排放,才能降低氣候變化給地球帶來的生態風險以及給人類帶來的生存危機。我們從事全球變化的研究學者,只能拿出更有說服力的科學依據和更確定的論據,闡述氣候變化的真實性和嚴酷性。
北極的敏感和放大作用,使我們首次觀測到海洋最為快速的酸化過程,并反映著全球變暖和人為碳大量進入海洋的驅動機制。因此,全球氣候變化的應對措施也應該針對碳的減排入手。只有各個國家堅定落實執行碳減排措施,才能減緩全球提前面臨氣候臨界點。
談首次北極考察
進入北冰洋五次遭遇北極熊
新京報:1999年,我國為何要組織開展首次北極考察?
陳立奇:在全球變化的驅動下,北極地區產生了快速變化。北極地區溫度升高是全球平均的2-4倍,海冰的面積和厚度都出現快速降低,導致北半球極端天氣增加,如長江梅雨帶變動、東北暴雪等都與北極海冰變異有關。因此,開展北極科考有助于了解北極的放大作用、驅動機制及其對我國極端天氣和環境的影響。
1999年,121位考察隊員組成的中國首次北極科學考察隊,乘坐“雪龍”號破冰船駛向北冰洋,圍繞“北極在全球變化中的作用和對我國氣候的影響”、“北冰洋與北太平洋水團交換對北太平洋環流的變異影響”和“北冰洋及其鄰近海域生態系統與生物資源對我國漁業發展的影響”等3大科學問題展開考察。
北極科考實現了我國極地考察從南極到北極的跨越。
新京報:首次北極考察遇到過哪些困難?
陳立奇:首次考察歷時71天。“雪龍”號深入北極諸多人類未知的海域,遇到過嚴重冰情、彌漫陰霾、突發氣旋、流冰和淺灘以及北極熊的干擾等諸多極端環境變化所帶來的困難。
當時一項重要任務,是與“全球華人北極世紀行”在加拿大的圖克托亞圖克港會合,讓海外華人參觀中國“雪龍”號破冰船、交流北極考察經驗。
1999年8月14日,圖克港大霧彌漫,能見度只有100多米。圖克港外是一片淺灘,吃水要求9米的“雪龍”船只能在離港口15海里水域拋錨,原計劃靠港上船參觀活動計劃落空。當時我和“直九”直升機機長商量后決定,讓直升機從船上起飛到圖克港等候,天氣好轉馬上把華人分批運到船上來。就在最后一次把華人運回岸上再返回時,兩位飛行員意外經歷了一次生死考驗。
當時飛機只能超低空飛行,最低距離海面只有10米。他們看到“雪龍”的影子時,馬上調頭想從右舷接近,一轉圈卻找不到船了。等再看到“雪龍”號時,飛機離船只有不到50米。飛行員眼疾手快立即緊急上拉,終于看到了船艉直升機起降
平臺,安全降落。
新京報:首次考察最難忘的經歷是什么?
陳立奇:進入北冰洋五次遭遇北極熊。我記得8月18日在1小時內就2次見到北極熊,說明考察的海域已進入了北極熊出沒的冰區。根據考察隊規定,武裝巡邏人員在發現北極熊時,首先要向科考人員示警,然后爭取用信號彈把北極熊嚇跑,只有當北極熊距離科考人員100米內并具有攻擊傾向時,才可以開槍射擊。
8月23日,“直九”直升機載著一支6人小分隊,到遠離“雪龍”船100多千米的浮冰上作業。隊員分散到各自崗位上作業時,突然有人高喊“北極熊”,大家一抬頭,看見一大兩小3只北極熊在一個隆起的冰脊上一字排開,正向考察隊員們張望。一位負責警衛的隊員馬上端起一把沖鋒槍,緊緊盯住最大的一只北極熊。北極熊與考察隊員對視了大約四五分鐘,兩只小北極熊還好奇地向前走了幾步,后來它們消失在了冰脊上。這次經歷想起來真有點后怕。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