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變暖,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應對氣候變化、加速能源轉型事關人類命運,行動迫在眉睫。中國為緩解氣候變化、實現能源轉型提出了“雙碳”目標,并積極推進。2023年12月23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在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中國氣象局共同主辦的
專家創新大講堂上,圍繞中國能源轉型提出了建設性意見。
要想實現我國的能源轉型,首先要重新認識我國的能源資源稟賦。“富煤”“缺油”“少氣”已不能準確描述我國的能源資源特征。對比全球,我國人均煤炭儲量只占世界平均值的67%。盡管中國煤炭的儲量很大,但是技術可開發的煤炭儲采比只有約40年。“煤炭是富含碳元素的寶貴資源,但它不可再生。”杜祥琬強調,當代人在用好煤炭的同時也要為未來早做準備,靠煤炭兜底是有時限的。
萬幸的是,我國擁有豐富的可再生能源資源,這為能源低碳轉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目前,我國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和在建核電裝機規模均屬世界第一。截至2022年,全國可再生能源裝機達12.13億千瓦,占全國發電總裝機的47.3%;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2.7萬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用電量的31.6%。
如何高效利用這些可再生能源?專家發現:1度的電,東部自發電的成本比西電東送的成本低。“這個結論非常重要,‘身邊取’和‘遠方來’固然需要,但中東部地區要首先做到‘身邊取’,提高自給率。”杜祥琬給出了關鍵性提示。自產直銷、寓電于民,可培育出大量的“產消者”,不僅能提升當地的能源自給率、獨立性和安全性,還緩解了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對電網的沖擊。由此可見,低碳轉型和能源安全是并行不悖的。
能源低碳化事關人類未來已成為全球共識,我國提出的“雙碳”戰略是順應
綠色發展時代潮流、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在化石能源為主的能源結構下,節能、提效是我國能源戰略之首。“想要實現碳達峰,需要在經濟高質量增長的同時,進一步降低碳強度。”杜祥琬指出,通過調整產業結構、發展先進技術等方式節約能源、提升能效,從而有效降低能源強度,達到碳達峰的目標,盡早實現能耗增長主要靠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氣提供的能源結構優化。
在實現碳達峰的同時,也要明確走向
碳中和的方向和路徑。杜祥琬指出,要通過靈活用電、發電,構建
新能源占比逐漸增加的新型電力系統。“同時實現綠色低碳、安全可靠和經濟可行三個目標,在傳統能源體系下很難滿足,常被稱作‘不可能三角’。但如今高質量發展需求要求我們建立一個新的高質量能源系統,逐步滿足這三個目標,成為一個‘可能三角’。”他強調,在這個過程中,化石能源與非化石能源要協調互補,先立后破,才能構建韌性的能源體系,而實現此目標需要依靠智能電網、儲能技術、源網荷儲多能互補,以統籌當前和長遠的能源安全,最終助力“雙碳”目標實現。
杜祥琬認為,實現“雙碳”目標是復雜的系統工程,是一個長達幾十年的科學轉型過程。在能源轉型的大勢下,需重視新能源技術的創新開發能力和對新能源關鍵材料、礦物質資源的掌控、回收和循環利用及材料學方面的發明、創新能力。同時,政策方面要防止“一刀切”簡單化,又要防止轉型不力帶來的落后。
碳中和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但也只是一個里程碑,而非終點。杜祥琬表示:“2060年的中國也好、世界也好,人類社會還要發展,還需靠未來能源的支撐。但是,當我們走向未來,回望現在,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雙碳’目標的意義和歷史地位。”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