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區塊鏈”一詞徹底紅透大江南北,人民日報、新華社、經濟日報、光明網接連發聲,對區塊鏈進行表態;而近日召開的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
會議前,也有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就區塊鏈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大部分對區塊鏈持中立態度的人認為應推進區塊鏈賬戶“實名制”認證、加快推動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的融合;也有部分認為區塊鏈技術尚未成熟,也具有一定的風險性。但不論輿論如何,面對區塊鏈這一“當紅炸子雞”,許多人都想知道自己該如何在這一輪時代的浪潮里插一腳。
“區塊鏈技術是一項偉大的技術,未來將有可能對人類的發展產生巨大的影響。”這是一句無比正確的廢話,作為這個時代的參與者,我們所需要的是更為直接的改變生活的方法論,而非一遍一遍地重申每個人都知曉的“真理”。而現在看來,作為普通人擁抱區塊鏈的方式基本只有炒幣與技術創業兩個。
實際上,近二十年來,整個社會,尤其是中國社會的資產流動性是十分強的,外貿、房地產、互聯網、電子商務、智能硬件風口一個接一個的來,不僅富豪榜上新貴年年誕生、就連我們身邊也總是聽說王某家里拆遷發了一筆、李某公司上市手上股票市值翻了幾番的故事。與這些人相比,許多人無非就是晚了一步罷了,早一步上車的人早已經腰包鼓鼓,春風得意,看起來你現在最需要做的就是趕快上車,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因數字貨幣交易所具有24小時不停盤,漲跌幅度不限的特點,再加上政策不明朗、市場局勢變幻莫測,運氣好時一覺起來資產翻了幾番,運氣不好時打個瞌睡就跌到僅剩個零頭,因此數字貨幣的年度虧損額和收益率都十分驚悚。去年,全球對沖基金整體收益率為8%,但新加坡對沖基金研究機構Eurekahedge 九支與加密貨幣投資相關的對沖基金整體上漲了1167%!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然而,高額收益的背后往往蘊含著與之對等的風險。現在看來也著實不是上車的好時機,先不說數字貨幣的泡沫經過了幾輪醞釀發酵,外加其背后隱隱綽綽的華爾街或其它金融界推手,總讓人有韭菜即將養肥的感覺;只討論政策風險就足夠數字貨幣的投資者們喝一壺的。
2月21日,以德
平臺停止交易,成為了第一個跑路的去中心化交易所;3月2日晚,數字貨幣交易
平臺火幣網和OKEX的微信公眾號發生異常,疑似被封。目前已有媒體報道,稱針對包括比特幣在內的
虛擬貨幣交易中出現大幅跨境流動情況,我國監管部門將采取進一步監管措施。而幣圈、鏈圈內也開始瘋傳伴隨著315的接近,一大批“空氣幣”也將萬劫不復。即使不是“空氣幣”也很難在強力政策下得以生存,假使我國強行關閉礦場,比特幣也將承受空前危機。
如果說幣圈是土豪死于私募、中產死于ICO、普通人死于炒幣,那么站在鄙視鏈上一層“鏈圈”人士的悲劇就在于區塊鏈技術落地的項目大多雷聲大、雨點小。 夲呅內傛萊源亍:ф啯碳*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國內目前基于區塊鏈技術落地項目最多的就是游戲,如百度的萊茨狗、網易的星球、360的區塊貓、公信寶和遨游瀏覽器。這些游戲與目前現有的游戲相比基本不具備可玩性,用戶之所以愿意花時間去玩,無非是希望未來這些項目中產生的代幣能夠換錢,從游戲本身來說,并無太大意義。而這些公司推出此種產品的目的基本也可以判斷為培養用于對公司相關金融產品的使用習慣。
實際上,由于區塊鏈的核心理念是“去中心化”,通過用戶直接交易的方式去除中間人。所以與現有的技術不同,每筆交易的記賬由服務器記錄變成了每個用戶都要記錄。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公司里有50個人,原本小楊向財務報銷了100塊錢只要財務一個人記賬即可,現在變成了全公司每個人都記賬,而且要每個人都清清楚楚記下來是小楊報銷了100塊錢,這筆賬目才成立,小楊才可以順利報銷,拿到錢。這種做法其實是大大降低了效率的,放到電腦系統上來說,這種做法就是很直觀的“費電”。
2017年,全球比特幣的交易筆數大致在3000萬筆上下,但卻消耗了300億度電,占全球耗電量的0.13%。而2017年,僅“雙11”當天,支付寶交易筆數就為14.8億筆,如果采用比特幣來交易,所花費電量大約為14800億度,占去年全球耗電量的6.4%左右。那如果全球所有的銀行
交易系統都采取比特幣交易呢?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0排0放^交-易=網 ta n pa i fa ng . co m
當然這一天不會到來,因為比特幣每秒3到4筆的運算速度遠遠無法滿足現實的需要。在區塊鏈系統中,用戶越多,重復記賬次數就越多。如果全球有10億區塊鏈用戶,每筆交易都需要記賬10億次,也就相當于,只要有一個人用數字貨幣發了個紅包,那就要記賬10億次。盡管目前以太坊與區塊鏈1.0時代的比特幣架構設計相比更為先進,每秒也僅能處理幾十筆交易,Croptokitty 這款國外的鏈養貓小游戲就曾造成了以太坊嚴重擁堵。
周鴻祎曾說,比特幣是區塊鏈唯一的剛需場景,但比特幣也有遭受網絡攻擊的隱患,當有人掌握了51%的算力,或者未來量子計算機破解了“挖礦”的哈希算法,對區塊鏈技術都是一個挑戰。
當然,算力的大幅度進步似乎還很遙遠,但我們目前看到有希望落地的區塊鏈項目也寥寥無幾。不過對新的技術應采取擁抱的姿態,我們也相信區塊鏈在金融工具、公共檔案、私人記錄、半公開記錄、物理資產密鑰、無形資產等領域的潛力都十分巨大。未來,區塊鏈將進入3.0時代,貨幣支付手段及金融功能將會淡化,區塊鏈與實際應用場景捆綁也必將進一步延伸。
夲呅內傛萊源亍:ф啯碳*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看最新區塊鏈資訊請掃碼關注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