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以“推動吸碳節能、垂直森林、
綠色抗暖化建筑技術之精進與普及”2016 吸碳建筑研討會在
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
清華大學教授林波榮表示, 高性能
綠色建筑需要格外關注節能、環境品質和用戶滿意度的提升,這是
綠色建筑發展的最大紅利。沒有包治百病的技術,關鍵是因地制宜,被動技術與主動技術協同,技術創新與跨專業的整合。
他稱,一個建筑是不是真正綠色,要看“四節一環保”(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和環境保護),現在正是綠色建筑發展的大好時期,要避免把大好的形勢揮霍掉了,把握綠色建筑發展的最佳時機。
用戶對環境品質的滿意度的高低,可以從幾個方面來分析,具體的評價條文的相關性不確切。建筑使用者對照明環境的滿意度,體現在能不能自我的控制室內的環境,包括采光、熱舒適、空氣品質,如果一個住宅不能夠很好的自我控制,即使它的品質很高,但是用戶的滿意度并不見得非常高。相應的能耗和
碳排放卻有可能會高上去。熱環境的滿意度目前仍然比較低。大家主要抱怨的是吹風感、溫度無法控制的問題。
將綠色建筑跟常規建筑做對比,發現總體來講國內的綠色建筑整體的滿意度比常規建筑有明顯的優勢。國內建筑能耗和國外做一下對比會發現,星級和能耗的高低沒有完全對應。這是綠色建筑評價體系目前的特點,因為是以綜合最優的早的,國內綠色建筑的能耗相當于國外建筑能耗的1/3左右。
從綠色建筑技術和存在問題分析,遮陽方面,國內的外遮陽的成本非常高,外遮陽在有限的生命周期內很難把額外的投入增加進來。復雜的外遮陽也存在故障的問題,因為現在室外空氣比較臟,室外遮陽需要清洗,會帶來很多問題,特別是傳統的構件很容易變臟,導致無法作業。
雙層皮幕墻存在問題是盲目推廣,忽略氣候適應性特點和適用進駐類型,未區分外呼吸、內呼吸幕墻,系統對內、外層玻璃的不同性能要求,無法通風,或無法有通風。夾層空間面積不夠,或過多樓層串聯通風,未合理設置遮陽百葉,額外增量投資1500—2000元/平米,且浪費一定使用面積和空間。
光導管使用的問題是市場不太透明,性能差別非常大。某些建筑進深非常小,完全可以用開窗實現采光,但是還是用了一些光導管。這是使用過程中的問題。
自然通風是非常好的技術,希望能夠用定量化的指標來評價,一個建筑的通風好不好,最后用數據說話。實踐之后要長期的測試,在典型的工況下對室溫下降多少,最后折算一下相當于多大的冷機,這是在后評估、性能評價里面做出的工作。
地道風系統溫差達到了7度,往南的區域地溫降溫效果有限。空調采暖系統,采用溫濕度獨立控制策略的項目,空調能耗水平總體較低。、,也有一些項目存在問題。系統的能效高,并不代表最終的能耗一定低。
地源熱泵系統存在的問題是如果數配系統做的不好,過渡季、夏季冷卻塔和土壤換熱運行策略問題、換熱等問題需要警惕。
太陽能光伏發電效率不高?比起現在大家覺得一般正常用的13%的發電效率來看,還有很大的空間來提升太陽能光伏發電的潛力。太陽能熱水系統,太陽能保證率和集熱系統效率:6—10月份高,其他月份低。保溫水箱水位控制問題,冬夏水位控制一致,冬天實際用水量小于最低控制水位,浪費熱泵電量以維持保溫水箱水溫。
屋頂/垂直綠化存在的問題是,跟屋面一體化之后造價會增大,養護的效果不佳。推薦的方式跟屋面有一定的隔離,遮陽的話用一些爬藤類觀賞效果和成本控制好一些。
雨水利用系統頁存在一些問題,技術成本比較高,用的過程中實施的效果有問題,存在氣味,影響了使用的滿意度。
對于問題的解決上,林波榮也介紹了已有的解決思路,即以性能(能耗/環境品質)目標為導向的正向優化和以能耗和環境性能提升為單一或多目標的反向優化。
希望能夠從規劃的開始,通過用一些分析工具做一些定量化的評價。定量化的評價可以算出結果是不是有問題,部分住建部出臺了《民用建筑綠色性能計算規程》標準,對做的模擬工作進行標準化,保證了模擬的準確性。利用軟件設計從二維的
平臺不斷地往三維邁進,實現技術的集成。
林波榮介紹,美國能源經濟協會ACEEE曾經在國會的報告里面提到中國在在建筑節能方面與很多國家相比已經排到第一,說明國際社會對國內綠色建筑的發展給予了肯定。
據悉,此次研討會,由中國建筑學會,臺灣綠領協會主辦,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協助,兩岸企業家峰會指導。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