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下稱“國合會”)2024年年會在
北京開幕。本次年會的主題為“開放包容創新合作,共建清潔美麗世界”。本次年會共設置3場全會和7個主題
論壇。在11日舉行的“科技支撐與法治保障,協力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分
論壇中,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張雪樵出席并致辭,最高檢公益訴訟檢察廳廳長徐向春作主旨發言,介紹了中國檢察公益訴訟制度在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的實踐成效。
據介紹,中國檢察公益訴訟制度十年來的司法實踐,形成了民事公益訴訟與行政公益訴訟并存,以檢察機關的行政公益訴訟為主,并且90%以上公益問題在審前階段高效解決的基本格局。2019年1月至2024年6月,全國檢察機關共辦理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公益訴訟45萬余件,有力推動解決一大批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在實現中國生態環境治理“四個重大轉變”中發揮了獨特的制度價值和重要作用。
此外,最高檢高度重視深化國際合作,與國合會、克萊恩斯歐洲環保協會等長期保持良好協作關系,圍繞檢察公益訴訟在助推中國履行濕地公約、生物多樣性公約、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方面的成效,多次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展示相關典型
案例等。
張雪樵介紹了最高檢直接立案辦理的南四湖生態環境治理公益訴訟專案、長江流域船舶污染治理公益訴訟專案、珠江流域水環境治理公益訴訟專案等大江大湖流域跨區劃治理案例。他表示,實踐證明,中國的檢察公益訴訟是破解流域治理難題的金鑰匙。中國的檢察公益訴訟之所以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發揮作用,根本在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制度以及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引領。目前,中國立法機關正在緊鑼密鼓制定檢察公益訴訟法。希望檢察公益訴訟為全人類的生態文明和法治文明建設作出更多的貢獻。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