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進、后退、掉頭,貨叉一升一降,位于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以下簡稱“廈門自貿片區”)的象嶼綜合保稅區倉庫內,廈門港務物流有限公司叉車司機劉烈沅又完成一箱待出口貨物的堆垛整理。與以往不同的是,倉庫內不見陣陣尾氣,也不聞機械轟鳴。
在園區工作10多年,劉烈沅以往開的都是燃油叉車,在倉庫里開上一天,被噪聲吵得頭昏腦漲。“自從去年園區大批量換上電動叉車,我們工作的時候舒服多了。電動叉車和燃油叉車效率一樣,坐起來沒震感、開起來沒噪聲,好使!”劉烈沅說。
電動車輛和設備的用電從哪來?倉庫屋頂,緊密而整齊地排布著太陽能光伏發電板,為園區提供電力。
“廈門年日照時間長,園區地處開闊地帶,倉庫屋頂面積大,光伏發電條件較為理想。”廈門港務物流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黃強介紹,2020年起,公司作為象嶼綜合保稅區的運營方開始利用閑置的倉庫屋頂空間,引進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目前,園區光伏鋪設總面積約6.1萬平方米,占倉儲面積的88%,年發電量達900多萬千瓦時。
離倉庫不遠處的叉車充電站旁,還排列著幾個一人多高的大型“充電寶”,在用電低谷時段充電、用電高峰時段放電,從而實現園區用電調峰填谷。“我們會根據當日光伏發電量、充電樁使用情況、園區自身辦公用電負荷情況等制定運行策略。”負責投資、建設并運營園區光伏及儲能項目的海納特電(廈門)
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業務區域經理江穎介紹。
目前,園區的叉車、集裝箱堆高機、集裝箱正面吊運機等設備已基本實現全電化作業。“我們還用節能高效的LED燈代替傳統的金鹵燈、鈉燈等,用節能型工業風扇代替原有的老式風扇,在各處細節上注重節能降碳。”黃強說,園區倉庫已實現節省能耗20%以上。
與此同時,廈門海關借助智能化設備和科技手段,推進數字口岸建設,通過“關碼通辦”“關企交互”“區內直轉”等一系列改革,提高進出口貨物疏運效率,壓縮船舶在港時間,降低企業物流成本和運營成本,減少船舶、車輛運輸
碳排放。
2022年,經中國船級社認定,廈門象嶼綜合保稅區生產經營排放的二氧化碳當量低于光伏項目外供電減排的二氧化碳當量,實現了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
碳中和。
節能降碳,算好了生態賬,也算出了經濟賬。
園區把剩余電能上網銷售,并在周邊港務自貿城建設充電樁,供園區周邊物流倉庫、商場等使用,產生可觀收益。“電動化為企業節省了成本。”黃強說,“我們參與技術改造的福建省首臺‘油改電’集裝箱正面吊運機投用4個月了,每臺每年可以節省成本約30萬元。”
電力供應充足,充電基礎設施完善,園區周邊企業紛紛將部分運輸車輛更換為電動貨車,以節約運輸成本。“園區和周邊企業用電需求增大,下一步,我們還要增設換電站、充電站,并推動電動集裝箱卡車替代工作,進一步節能降本。”黃強說。
“象嶼零碳綜合保稅區項目實現了環境效益與經濟效益兼顧,我們將把象嶼零碳綜合保稅區的經驗復制推廣至整個廈門自貿片區。”廈門自貿片區管理委員會規劃建設局局長張慧瓊介紹。
“我們正與廣東、甘肅、四川等地的物流園區接洽新能源項目改造工程,推動
綠色能源開發利用在更多地方落地。”江穎說。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