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2日,山西省太原市,一輛“森林公交”亮相街頭,車廂內種植有上百種植物。“森林公交”設計者希望通過這種形式呼吁市民選擇
綠色低碳的出行方式。 IC photo 資料圖
個人生活方式,包括我們日常選擇和消費的家電產品、食物、出行方式和辦公環境等,潛藏著巨大的減排潛力,可以對城市、國家乃至全球長期的低碳發展發揮重要作用。一項針對不同國家個人生活方式
碳足跡的最新研究表明,樣本國家中的由生活方式形成的
碳足跡為每人每年5.4噸二氧化碳當量, 若要實現巴黎協定中的1.5度目標,因個人生活方式產生的
碳排放需要在2030年降低到2.5噸,到2050年降至0.7噸。
盡管我們日常的生活方式可以帶來減排效應,并且大量的媒體報道和研究報告也在強調氣候變化的緊迫性,但是“問題認知”和“行為改變”之間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綠色創新發展中心2018年發布的《低碳城市公眾意識調查》報告顯示,受訪者對“低碳”的認知度和理解度普遍較高,然而整體上個人低碳行為的參與度卻相對較低。而產生這一差距的背后則是推動個人低碳行為改變所面臨的一系列挑戰。例如經常被提及的搭便車行為,導致不少人認為在不承擔成本的情況下仍然能享受到氣候治理這類公共產品帶來的福利,因此削弱了個體參與的積極性。另一個挑戰則是氣候變化所產生的遠期效應難以對個人的短期利益造成影響,從而降低個人對減排行動的參與度。此外,個人所處環境以及價值取向等多種社會、文化和經濟等因素的存在也提高了推動行為改變的難度。
因此,如何實現從對氣候變化的“問題認知”到“行為改變”的議題也得到了很多的關注和發展,包括通過建立標準來引導個人減排行為,例如設定節能標準和標識,或者通過經濟激勵使得減排行為形成短期和直接的效益,抑或是改善基礎設施條件為低碳行為創造環境等,以此減少個人行為改變的阻力。在減少阻力的同時,一些研究也開始關注通過調整和豐富低碳信息來使得低碳行為的參與更簡單和更具吸引力,從而推動個人下意識的低碳行為的改變。在此基礎上,我們以城市為切入點,觀察其可以如何減少行為改變的阻力并助推個人在衣食住行中的低碳轉變。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