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主任孫新軍在做客“市民對話一把手提案辦理面對面”直播訪談節目時透露,《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修訂工作已列入2018-2020年的立法規劃,新修訂的條例擬對個人明確垃圾分類責任。
混合投放垃圾即將面臨處罰,那么社區的垃圾分類設施準備好了嗎?就此,記者走訪了朝陽、通州、石景山等多個小區,一探究竟。
實地走訪
有居民扔一趟垃圾
分裝3個袋子
記者日前走訪了朝陽雙橋地區東1時區、康泉小區、遠洋新悅三個小區時發現,大部分垃圾桶上并沒有相應的分類標識,基本都標注著“其他垃圾”字樣,里面混放著各類垃圾。
附近居民大多表示,扔垃圾時不會去分辨垃圾桶的顏色和標識。
記者注意到,也有居民會自發進行垃圾分類。“廚余垃圾裝進一個袋子,衛生間垃圾裝進一個袋子,可回收的易拉罐之類再裝一個。”李女士表示,她認為垃圾分開處理更環保。
21日上午10時許,康泉小區的莊先生正下樓扔垃圾,在他家樓下放著三個灰色垃圾桶,桶上分別標注著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廚余垃圾。
莊先生表示,平常自己都會分類投放,像可回收的礦泉水瓶、紙板會扔在可回收物桶內,“小區內有人專門會尋找這些可以回收利用的東西。”他說。
記者在現場看到,一名正在翻撿垃圾的女子已“收獲”了一小車的紙箱、易拉罐、礦泉水瓶等。當問及是否只翻找“可回收物”垃圾桶時,她說,“桶里垃圾都是混著放的,每個垃圾桶都會翻一遍。”
不同標識垃圾桶
轉運時被“一鍋燴”
通州大方居小區住有六七千戶居民,這里每天大概產生100多桶的生活垃圾,小區內設有專門的垃圾中轉站。
昨天上午10時許,記者在小區內看到,一名工作人員正在轉運垃圾。
三個不同顏色的垃圾桶上,分別注有廚余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物等字樣。“分不分類都一樣。”這名工作人員表示,這三個垃圾桶內的垃圾在轉運到垃圾中轉站時,會被傾倒在一起,由垃圾轉運車運走。
“知道這些垃圾都是被混裝運走的,所以我們也沒有實施嚴格的分類,不過會將可回收的礦泉水瓶、紙箱等,放在比較明顯的位置,方便被人撿走。”居民秦先生說,現在大家都比較注重環保,希望能真正做到垃圾分類。
垃圾分類指導員上崗
分離清運廚余垃圾
事實上,垃圾分類工作一直在積極推進。
有數據顯示,目前北京30%的街道、鄉鎮創建了100個垃圾分類示范片區。今年,示范片區覆蓋率將達到60%,覆蓋200多個鄉鎮街道。
在這些示范片區內,將試點4種垃圾分類收集方式。如設置有人值守的垃圾分類驛站,鼓勵居民參與垃圾分類,并給予相應的積分獎勵;設置智能投放箱,減少人工成本,擴展垃圾分類服務范圍;上門或定點回收再生資源、廚余垃圾,方便群眾投放;撤桶撤站,定時定點流動收集。
垃圾分類工作的推進還產生了一個“新職業”——垃圾分類指導員。
記者了解到,石景山區聘請了四家公司負責在各個小區里清運廚余垃圾,他們的任務是將投入廚余垃圾桶內的生活垃圾分揀出來,并將沒有雜質的廚余垃圾清運出小區。
明師傅就是負責分揀的一名工作人員,他們的身份為垃圾分類指導員,首要任務就是宣傳垃圾分類投放知識,他希望居民在家里就將生活垃圾和廚余垃圾分開,然后按照規定投到不同的桶內。
明師傅說,經過宣傳和指導,如今的居民大都已經開始進行垃圾分類投放。
該小區居民金女士對北青報記者表示,為了引導大家進行垃圾分類,居委會曾經發放過塑料袋,一種放廚余垃圾,一種放生活垃圾。
智能分類回收設備亮相
居民“賺積分換禮”
6月6日,北京市東城區崇外街道新怡家園社區啟用新型智能垃圾分類再生資源回收設備,用以回收可回收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
記者日前來到該小區看到,這個新型智能垃圾分類再生資源回收設備色彩亮麗,藍色和紅色將3米長的金屬箱體分為兩部分。藍色部分用于回收可再生資源,包括金屬、塑料、紙張和織物,紅色部分用于回收有毒有害垃圾,包括細長燈管、化妝品、廢手機、過期藥品等。
“垃圾箱的底部裝有稱重裝置,居民投放的垃圾可以根據重量進行積分,以便換取相應禮品。”據介紹,智能垃圾分類設備打破了傳統的人工上門回收方式,通過進駐城市居民社區,以有償回收方式接收市民投放的舊衣物、金屬、廢紙等垃圾,提高再生資源利用,同時回收
價格與市場
價格保持一致。
一名居民正在將礦泉水瓶投到智能回收箱中。“這是雙贏,”該居民表示,“垃圾不僅分類了,我還能賺積分換禮品”。
業內聲音
垃圾分類重在“前端”
建專業巡檢隊伍引導投放
劉香奇是浙江聯運環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項目中心副總監,參與全國的垃圾分類運營項目管理及行業標準制定,在再生資源行業具有近十年管理經驗。
他認為,居民分類意識的改變非一朝一夕之功,要對居民持續進行垃圾分類知識的宣傳和教育。同時,要組織專業的巡檢隊伍,對垃圾分類工作進行每日巡檢,對居民的不正確分類進行上門糾正和指導。
他介紹,混裝混運現象產生主要原因是前端分類不徹底、中端運輸不規范、后端處置跟不上。對此現象,可以建立垃圾分類監管體系,通過大數據手段,實現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收運、分類處理的監督和管理。
同時,投入分門別類的干濕垃圾收運車輛,進行桶車分離運輸,提高了居民垃圾分類的積極性。
重點是要從源頭投放、收運系統、處置末端三個環節進行統籌規劃設計,實現投放網點的整合統一、作業隊伍的整編、設施場地的共享等。
他表示,還要積極發揮社會組織在垃圾分類中的引領作用,推動針對市民的垃圾分類教育,尋找更多的社會組織從事垃圾分類工作,如社區志愿者等。
業內人士還指出,如果居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在社區里完成,可以大大減輕終端處理的壓力,一些可回收再利用的垃圾可以直接去其他渠道,而最終進入填埋場、焚燒廠的垃圾會大幅縮減。
垃圾處理環節上,整個中后端已經比較完善,如果我們在前端的垃圾能做到真正提前分類,那么這個問題也就能得到相應地緩解。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