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簡稱上海
環交所)董事長賴曉明在上海氣候周“氣候金融公園”主題活動“2024
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
論壇”上表示,全國
碳市場以發電行業為突破口,目前年覆蓋二氧化
碳排放量約51億噸,納入重點排放企業2257家,是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大的市場。截至當前,全國
碳市場配額累計成交量突破4.55億噸,累計成交額突破260億元,是全球現貨交易量最大的碳市場之一。
“當前,碳市場已經成為綠色生態價值實現的重要路徑,對綠色低碳的科技、投資、產業發展有重要意義,建設一個規模巨大、健康繁榮、活躍有效的碳市場,不僅僅是
碳減排的要求,也是綠色金融發展的需求。”賴曉明稱,下一步上海環交所將根據國家的有關戰略部署,圍繞上海“四大功能”建設要求和“五個中心”發展目標,積極推進碳市場與綠色金融發展,重點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推進碳市場建設。按照國家統一大市場原則以及《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要求,加快推進中國碳排放權交易所建設,進一步完善全國碳市場管理規則細則,配合主管部門逐步擴大行業覆蓋范圍,優化配額分配方式,豐富交易品種、交易主體、交易方式,有效激發市場活力。推進上海建設成為有國際影響力的
碳交易中心、
碳金融中心、碳定價中心。
二是支持碳相關服務產業,培育市場生態。中國碳市場仍處在發展初期,需要有一大批專業機構推出多樣化、高水平的專業服務,形成良好的市場生態。上海環交所作為市場核心
平臺,將發揮
平臺的引導性、基礎性作用和服務功能,與政府部門、企業、相關機構積極合作,培育支持
碳核查計量、
碳資產管理、碳咨詢、碳投資、碳科技等相關服務機構的發展,引導更多機構投向碳市場和綠色金融,促進市場健康繁榮。
三是將碳市場發展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深度融合,做好綠色金融的支撐和支持。上海環交所將更加積極與各類金融機構、金融基礎設施合作,進一步推動金融綠色創新,更好支撐綠色金融產品服務的落地和規模化應用,促進生態綠色價值轉換,使更多的資金流向綠色金融產業,推動上海打造國際綠色金融樞紐。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
关注碳学会微信公众号
免费学习碳交易
业内大咖答疑解惑
安装易碳家APP
碳K线、工具、资讯
专业人士的必备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