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能用地結構綠色轉型
用地結構是影響全球氣候變化和碳循環的重要因素。土地空間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場所和資源,要探索低碳導向的土地利用結構、規模和方式。一是統籌生產、生活、生態空間。“雙碳”目標的時間表和路線圖的引領性框架,必然會推動我國生產、生活、生態空間重構的進程。要將實現“雙碳”目標融入國土規劃中,推動“三生”空間的結構均衡、優化,實現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形成國土空間和
碳減排的協同治理。二是加強國土空間用途管控。要以碳承載力為基礎,推進以低碳為導向的國土空間用途管控,聚焦國土空間規劃和建設用地開發規模,減少建設用地等“高碳”空間擴張,對土地利用轉變進行嚴格管控,構建綠色低碳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三是開展國土綠化行動。要探索實踐以增加
碳匯為主要目標的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持續實施防護林和天然林保護、濕地保護修復、退耕還林還草、荒漠化石漠化綜合治理等重點工程,有效發揮森林、草原、濕地、土壤等固碳作用,提升生態系統碳貯存和碳吸收能力。
基金項目: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專項重大項目(2022JZDZ010);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2024年度學科共建項目(GD24XXY0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資助(HIT.HSS.202315)。
[作者陳帥系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馬克思主義學院助理教授;作者黃娟系武漢東湖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教授、博士生導師)]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