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川觀新聞記者從成都市發展改革委獲悉,日前印發的《成都市碳達峰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成都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將提升至42%左右,到2030年提升至45%左右,如期實現碳達峰目標。圍繞碳達峰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方案》提出碳達峰十大行動。具體包括實施規劃引領全面
綠色轉型行動、能源清潔高效提升行動、產業降碳強鏈提質行動、交通體系
綠色轉型行動、城鄉建設集約低碳行動、低碳零碳負碳技術創新行動、生態普惠固碳增值行動、減碳激勵機制建設行動、低碳零碳
試點示范行動、綠色低碳全民參與行動。
綠色交通出行是“減碳”的重要途徑。《方案》提出,成都力爭到2025年,城市軌道交通在建及運營里程達到850公里,鐵路公交化運營里程達560公里,建成1000公里自行車骨干網絡,中心城區綠色出行比例達到72%以上、綠色出行服務滿意率不低于80%,全市
新能源汽車達到80萬輛,力爭達到100萬輛,建成充(換)電站3000座、充電樁17萬個以上,力爭市管高速公路服務區實現充(換)電設施全覆蓋,公路客運樞紐站充(換)電設施實現50%覆蓋。
在能源清潔高效提升行動中,成都提出了提升的具體路徑和目標,比如重點依托川渝1000千伏特高壓輸變電工程,建設堅強智能電網,推動川西氣田、天府氣田勘探開發,逐步形成全域覆蓋、穩定安全的天然氣供應網絡等。到2025年,成都全市天然氣供應能力達到150億立方米/年,形成天然氣產能20億立方米/年,電網安全負荷提升至2260萬千瓦以上。到2030年,抽水蓄能電站裝機容量達到180萬千瓦,成都電網基本具備5%的尖峰負荷響應能力。
成都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為如期實現碳達峰目標,成都將做好“減碳”與“發展”兩篇文章,深度調整產業結構,聚焦循環化、清潔化、高效化推動工業節能降碳,建強綠色低碳優勢產業,加快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
《方案》提出,成都將全面壯大綠色低碳優勢產業,到2025年綠色低碳優勢產業規模達到3000億元以上。為此,成都將大力發展光伏產業,建設光伏高端能源裝備產業引領區,構建“光儲用”高端產業鏈,形成上中下游適配協調的產業集群。大力發展鋰電產業,研發關鍵材料、鋰電池、電池管理與控制系統,推廣動力鋰電池和儲能鋰電池示范應用,按部署實施“新能源+儲能”試點示范工程。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重點發展電動汽車、氫燃料電池汽車,加快建設中德合作智能網聯汽車、車聯網標準及測試驗證試點示范項目,推動電池、電機、電控設計生產協同配套。
碳達峰的實現,離不開科技的助力。為此,成都將聚焦新能源開發利用、工業節能減碳與循環利用、綠色交通等重點領域,制定綠色低碳優勢產業技術攻關路線圖,開展綠色低碳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探索“揭榜掛帥”方式,前瞻布局綠色制氫、新型儲能、二氧化
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等技術。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