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十三五”是迄今為止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成效最大、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發展最好的五年。生態環境部將把做好“十三五”收官,特別是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收官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同時,將科學設定“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目標、指標和重點任務,加快建設全國
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進一步提升環境監測和執法監管能力。
“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的約束性指標包括:細顆粒物(PM2.5)未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濃度下降比例、地表水質量達到或好于Ⅲ類水體比例、劣Ⅴ類水體比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比例和化學需氧量以及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主要污染物的削減量和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
趙英民介紹,前8項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的約束性指標已提前完成。今年1-9月,這8項約束性指標繼續向好發展,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7.2%,預計到年底能夠完成84.5%的約束性目標。
統計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我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累計下降18.2%,全國實現超低排放的煤炭機組達到8.9億千瓦,占煤電總裝機容量的86%。我國已建成世界上最大規模的超低排放清潔煤電供應系統,光伏、風能裝機容量、發電量均居世界首位,全國
清潔能源占能源消費的比重達到23.4%,京津冀地區煤炭集疏港實現了“公轉鐵”,全國鐵路貨運量同比增長7.2%。
趙英民指出,通過強化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硬約束,優化產業布局和結構,大力整頓散亂污企業,有效解決了市場競爭中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為環境守法企業創造了更加公平的競爭環境。通過逐步調整提高污染物的排放標準,促進了產業技術升級和行業企業綠色發展。
加強協同控制
“國內生態環境形勢依然嚴峻,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總體處于高位。”趙英民表示,當前中國生態環境問題突出表現在“三個沒有根本改變”:以重化工為主的產業結構、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以公路為主的運輸結構沒有根本改變;環境污染和生態環境保護的嚴峻形勢沒有根本改變;生態環境事件多發頻發的高風險態勢沒有根本改變。
趙英民透露,“十四五”期間,生態環境部門將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科學設定“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目標、指標和重點任務,開展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行動,加快建設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推進產業、能源、運輸、用地四大結構調整優化,進一步突出重點管控時段、空間、行業領域和污染物,特別是加強PM2.5和臭氧的協同控制,進一步優化大氣污染防治的重點區域范圍,加強區域聯防聯控和重污染天氣應對,提升環境監測和執法監管能力,不斷深化空氣污染治理成果,進一步提升空氣質量。
趙英民表示,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繼續保持生態文明建設戰略定力,堅定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全面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推動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化石能源消費,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深化重點領域綠色低碳行動。加快推進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推動綠色低碳技術創新,切實提升氣候治理能力,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