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四川在線記者從成都市生態環境局獲悉,《成都市
綠色低碳發展報告(2023)》(以下簡稱《報告》)發布。《報告》全面展示了2023年以來,成都經濟社會
綠色轉型的進展成效,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和美麗成都建設的多元化實踐。
“2017年,成都發布了全國首個城市級綠色低碳發展報告,今年已是連續七年發布。”成都市生態環境局應對氣候變化與國際合作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全市20多個有關部門(單位)、23個區(市)縣,以及相關企事業單位歷經4個月的共同努力,積極總結工作成效、提煉特色亮點、梳理典型
案例,最終形成本《報告》。
《報告》分為綜合篇、重點領域篇、典型案例篇、附錄四大部分,多層次、多維度展示了成都市綠色低碳發展進展。
《報告》顯示,在產業結構調整方面,新增國家級綠色工廠16家,全市綠色低碳產業產值達2600億元;在綠色交通發展方面,成都成為全國第4個軌道交通運營里程突破600公里的城市,成為首批全國綠色出行創建考核評價達標城市;在能源低碳轉型深化方面,西部首座虛擬電廠在高新西區上線運行,60.6萬余戶工商業用戶進入電力交易市場,“十四五”前三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14.6%,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標;在生態系統
碳匯鞏固提升方面,公園城市大美形態加速呈現,全年實施造林綠化6萬畝、營造林12.2萬畝,天府綠道突破7000公里,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分別達12.2平方米,實施大熊貓棲息地自然修復6.2萬畝、人工修復2420余畝,西部生態產品交易
平臺上線運行;在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方面,淘汰國三及以下老舊車輛8.5萬輛,全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285天,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82%;在生態文明共建深化拓展方面,發布首批19個近零
碳排放區示范單位名單,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市)縣15個,創建成功率居全省第一、全國副省級城市首位。
《報告》還從綠色低碳辦賽、餐廚垃圾治理、生態價值轉化、近零能耗建筑、美麗河湖、環境健康等方面展示了部分領域和單位的經驗做法,梳理形成了15個綠色低碳發展典型案例。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