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氣候變化的大背景,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強制性要求進口商品披露
碳排放足跡,并根據
碳排放量征收不同稅費,我們必須抓緊行動應對。”正在召開的
北京市十六屆人大二次
會議上,
北京市人大代表、國家區塊鏈技術創新中心主任董進表示,他將提交建議,利用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興科技,在北京率先建設可信碳數據流通基礎設施,幫助我國更多低碳商品提升
碳足跡數據的可信性,增強全球競爭力。
2023年10月1日起,國外相關地區的“碳關稅”調節機制啟動試運行,從境外進入該地區的特定產品要額外征收碳邊境調節費用,產品覆蓋范圍包括鋼鐵、鋁業、水泥、化工等行業。也就是說,這些行業相關產品進入該地區時,需要提供碳排放數據,并且為商品制造時釋放的溫室氣體數量交稅。世界銀行研究報告稱,如果“碳關稅”全面實施,在國際市場上,“中國制造”可能將面臨平均26%的關稅。
事實上,隨著近年來我國持續推動
綠色減排,越來越多的商品早已實現了低碳生產。但由于出口商品涉及主體多、產業鏈條長、數據量大等因素,商品碳足跡核算存在認證難、核驗難等情形,這些商品的低碳排放數據很難獲得外方認可。
董進表示,區塊鏈具備可追溯、不可篡改的特性,低碳商品產業鏈上從生產、運輸、消費、回收等環節中每一步的碳數據都通過區塊鏈存證、共享,就可以實現碳排放數據的精準追蹤。不僅如此,它還有利于加強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間協同合作,促進數據高效流通使用,進而放大數據要素的價值。
他建議,北京應充分發揮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國家數據要素集聚高地的優勢,利用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興科技,建設可信碳數據流通基礎設施,讓海量的商品碳排放數據信息實現安全、高效地匯聚、流轉、存證,幫助它們更好地獲得國際認可,進而暢通全球。
記者了解到,我國在區塊鏈技術和應用領域已取得一系列成果。首個自主可控的區塊鏈軟硬件技術體系“長安鏈”已經在國家級稅務服務、可信數字身份體系、政務服務等國民經濟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應用,支撐國家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中國信通院的報告顯示,“長安鏈”的市場占有率已連續兩年位居國內第一。在全球,“長安鏈”已完成在四大洲15個主要國家布局節點,助力中國企業參與全球產業分工。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