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立中國特色ESG指標體系
在建立一套高質量的可持續信息披露的基準性標準成為全球共識的背景下,加快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ESG指標體系亦愈發重要。
去年5月份,國務院國資委發布的《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質量工作方案》指出,推動更多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披露ESG專項報告,力爭到2023年相關專項報告披露“全覆蓋”。今年4月份,港交所發布《優化環境、社會及管治框架下的氣候相關信息披露》的咨詢文件,邁出與ISSB準則接軌的第一步。
對于如何建立中國特色的ESG指標體系,國際可持續準則理事會全職理事冷冰認為,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國的相關準則可能會和ISSB這套準則產生聯系,或者直接采用,或者在此基礎上做一些變化。站在ISSB角度,鼓勵先建立本國統一的可持續披露準則,建立機構,再把ISSB準則引入并施行起來。
郭沛源表示,在采納相關國際標準的時候,不一定要“照單全收”,可以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做一些調整。求大同存小異,加強對標、逐步趨同,是建立適應全球化準則且有中國特色的ESG披露準則的必由之路。
隨著資本市場將ESG因素納入投融資考量中,將對以財務價值為考量的估值體系進一步修正和優化。特別是在當前建設中國特色估值體系的背景下,ESG因素在識別實體內在價值、應對潛在風險以及披露ESG信息發揮著積極意義。數據顯示,截至6月27日,ESG主題基金已有255只,ESG主題指數已有412條。
“近兩年,中國ESG投資的熱度快速升溫,雖然增速很快,但相關資產的規模在整體市場中的占比仍然較小,有較大的增長空間。”張仕元表示,如果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更加規范,有助于投資者在同行業公司中篩選出“ESG優等生”,剔除不符合其ESG投資策略的標的,實現滿足投資策略的資產配置。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