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市場行業擴容呼聲日漸高漲
全國碳市場上線交易已滿兩周年。2023年7月17日收盤價為60元/噸,較啟動首日48元/噸的開盤價上漲25%。自2021年7月16日啟動上線至今,全國碳市場共運行102周、484個交易日。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2.4億噸,累計成交額110億元。從交易方式來看,掛牌協議成交量3970萬噸,成交額19.7億元;大宗協議成交量2億噸,成交額90.7億元,大宗協議成交量約占總成交量的80%。
值得注意的是,在兩年來交易規模創新高的同時,去年全國碳市場成交量僅為0.51億噸,成交金額僅為28.1億元,相較2021年的1.94億噸、近85億元,有大幅度下滑。對此,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高級學術顧問施懿宸表示,這是一個正常現象,由于目前
碳配額是由國家統籌發放,總量根據“歷史法”或“基準法”,需要與上一年的需求和產能情況掛鉤。“上一年產能多,
碳交易需求大,
碳配額自然多,反之亦然。” “當時銅從2萬元每噸漲到7萬元每噸,類似的制造企業需求就非常高,第二年的配額自然就高。當產能下降,相應的需求也下降,配額就定得少,交易量自然也會有影響。”施懿宸以銅價變動舉例說明碳配額對碳市場成交量的影響。
除了受免費配額影響,目前僅有電力行業被納入交易范圍也是抑制
碳價和交易活躍度的主要原因之一。包括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造紙、航空共七大高排放行業亟待納入,按照“成熟一個行業,納入一個行業”的原則逐步推進擴容。其他各大行業何時會被納入全國碳市場,是關注焦點。
業內認為,要有效“激活”全國碳市場,必須進一步豐富市場主體,加速完成覆蓋行業擴容。因此,有關行業擴容的呼聲日漸高漲。李高透露,生態環境部目前正在組織有關研究機構聯合開展擴大全國碳市場行業覆蓋范圍專項研究。此外,近日,生態環境部正就《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辦法(試行)》面向全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碳市場的擴容意味著新的市場空白即將放開,對于新空白市場的規模預期,專家和機構普遍認為將超過1000億元。
今年6月,鋼鐵、石化、建材行業納入全國碳市場專項研究第一次工作
會議相繼召開。近日,鋼鐵行業納入全國碳市場專項研究第二次工作
會議提出了盡快確定鋼鐵企業碳配額分配的主要工序、分配基準線及排放量核算方法,完成鋼鐵行業納入全國碳市場初步方案。據了解,其他被重點關注的高排放行業,如石化、建材等也相繼召開了相關會議。毫無疑問,如果碳市場進一步擴容,將對交易規模和活躍度產生積極影響。
全國碳市場的行業覆蓋范圍擴大取決于什么?此前碳排放登記結算(武漢)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陳志祥曾表示,擴大行業覆蓋范圍主要考慮兩個層面的因素:一是行業層面,要考慮相關行業企業的數據基礎、行業減排潛力大小、納入后對行業競爭力可能的影響等。二是主管部門層面,要考慮新納入行業的能耗、環保等政策之間的協同性,對該行業企業監管的成本與收益,以及是否可能產生“碳泄漏”等問題。
CCER有望年內重啟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